提供商
上海志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0K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0次资料类型
未传浏览次数
706次1产品概述
GD系列易燃、易爆及毒性气体泄露探测器,采用高品质气敏元件,结合*电子技术及精良工艺而制成;在家庭中有燃气及毒性气体存在的地方,一旦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城市煤气、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浓度达到设定预警值,GD系列气体探测器将忠实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您迅即采取有效措施;或启动联动装置,通风或关闭气源,排除险情;有效避免火灾、爆炸、窒息、死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微处理器控制,高可靠,低误报;
现场声、光报警,触发远程联网报警系统;
通风或关闭气源联动装置。
本产品执行GB15322-2003。
2主要技术指标
型 号 | □GD201 □GD221 □GD401 □GD421 □GD501 □GD601 □GD701 □GD801 □GD901 |
工作电压 | AC220V±15% 50Hz或DC24V 或DC12V |
功 耗 | ≤3W |
使用环境 | 温度: 0℃~ |
响应时间 | ≤30s(注:GD701/901≤2.5min ) 自动恢复 |
采样方式 | 自然扩散 |
*报警动作值 | GD201: 适用于可燃气体 10%LEL ±3%LEL |
GD221: 适用于可燃气体 16%LEL ±3%LEL | |
GD401: 适用于天然气 10%LEL ±3%LEL | |
GD421: 适用于天然气 16%LEL ±3%LEL | |
GD501: 适用于甲烷和丙烷 10%LEL ±3%LEL | |
GD601: 适用于丙烷 10%LEL ±3%LEL | |
GD701: 适用于一氧化碳 150ppm ±50ppm | |
GD801: 适用于氢气 1000ppm±30% | |
GD901: 适用于一氧化碳+可燃气体 150ppm±50ppm(CO)/ 10%LEL ±3%LEL(可燃气体) | |
报警方式 | 声、光报警 |
报警音量 | ≥70dB |
重 量 | |
外形尺寸 | l×b×h,mm:126×78×37 |
选装功能 | □燃气切断阀 □继电器接点输出 □数字显示 □机械手 |
*可由用户出厂设定报警动作值
3功能与指示
3.1 GD201 GD221 GD421 GD401 GD501 GD601 GD701 GD801
功能与指示如下图所示:
序号 | 标记 | 功能指示 |
1 | 电源指示 | 电源绿灯指示 |
2 | 预热指示 | 预热黄灯指示 |
3 | 故障指示 | 故障黄灯指示 |
4 | 报警指示 | 报警红灯指示 |
5 | 测试按键 | 声光测试键 |
6 | 预热终止键 | 预热终止键 |
7 | | 检测窗 |
1 2 3 5 4 7 6
1 2 3 5 4 7 6
序号 | 标记 | 功能指示 |
1 | 电源指示 | 电源绿灯指示 |
2 | 预热指示 | 预热黄灯指示 |
3 | 故障指示 | 故障黄灯指示 |
4 | 报警指示 | 报警红灯指示 |
5 | 开阀键 | 开阀按键 |
6 | 测试按键 | 声光测试键 |
7 | | 检测窗 |
3.2 GD901功能与指示如下图所示:
1 2 3 5 4 7 6
序号 | 标记 | 功能指示 |
1 | 电源指示 | 电源绿灯指示 |
2 | 预热指示 | 预热黄灯指示 |
3 | 故障指示 | 故障黄灯指示 |
4 | 报警指示 | 报警红灯指示 |
5 | 测试按键 | 声光测试键 |
6 | 预热终止键 | 预热终止键 |
7 | | 检测窗 |
1 2 3 5 4 7 6
序号 | 标记 | 功能指示 |
1 | 电源指示 | 电源绿灯指示 |
2 | 预热指示 | 预热黄灯指示 |
3 | 可燃气体报警指示 | 报警红色指示灯 |
4 | 一氧化碳报警指示 | 报警红色指示灯 |
5 | 测试按键 | 声光测试键 |
6 | 开阀键 | 控制开阀键 |
7 | | 检测窗 |
4安装说明
4.1 请将探测器安装在距离燃气具或气源水平距离
4.2 请根据气源性质,选择探测器安装位置:
u 检测液化气:安装在距地面
u 检测人工煤气、天然气:安装在距天花板
u 应避免安装在下列位置:
Ø 风速大的窗口、通道;
Ø 有水雾和滴水处;
Ø 炉具附近易被污染或高温环境;
Ø 被物体遮挡处。
4.3 首先根据上面的说明,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安装方法:
方法一:四点定位法,请按照如下图所示①、②步骤依次进行安装。
首先,选择合适的安装墙面或位置,在探测器对接挂板四个角位的固定螺钉孔(如下图所示: 有φ5和φ3两种型号任意选择)处,用M5或M3的螺钉把对接挂板固定;然后执行步骤②,将探测器按照图示的对应位置和方向进行对挂安装,注意保证牢固不松动。
方法二:一点定位法,直接选择检测气体合适的墙面,用合适尺寸(φ2)的钢钉牢固固定对接挂板,然后对照探测器上定位孔的位置(位置如下图所示)挂接即可。
4.4
5使用说明
5.1 GD201 GD221 GD401 GD421 GD501 GD601 GD801
5.1.1 将探测器接入电源(若需控制排风扇、电磁阀等其它电器,须先按要求接入相应电路),电源指示绿灯、预热黄灯常亮,探测器开始预热3min,此时,探测器无检测功能;3min后,预热黄灯熄灭,探测器进入正常监控状态。
5.1.2 如空气中的检测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动作值时,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此时报警红灯点亮或快速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鸣响,并驱动继电器或电磁阀动作;此时,请立即切断气源,打开窗户,严禁开、关任何电器(包括手机等通信工具),并速请燃气专业人员前来排除泄漏故障。(带有切断控制阀的机型,在报警状态下,输出一关闭切断阀脉冲信号)
5.1.3 当环境中的被探测气体浓度下降到低于设定报警浓度时,报警指示消失,排风扇自动关闭,探测器恢复到检测状态。
5.1.4 如发现故障黄灯点亮,表明探测器出现故障,此时不再有检测报警功能,请与经销商维修。
5.1.5 操作按键:
预热终止键,按下时终止3min预热,预热黄灯熄灭,探测器直接进入检测状态。
测试键,按下该键,探测器应发出声光报警。
对于带有机械手的机型操作按键如下:
测试键:在正常监控状态下,按下按键,测试探测器基本功能;
开阀键:在关阀状态下,按下此键,即可打开燃气切断阀,使其处于正常的检测状态。
5.2 GD701
5.2.1 将探测器接入电源(若需控制排风扇、电磁阀等其它电器,须先按要求接入相应电路), 探测器预热5min,此时电源指示绿灯、预热黄灯常亮。此时探测器无检测功能;5min后,预热黄灯熄灭,探测器进入正常监控状态。
5.2.2 电源指示绿灯常亮60s后,开始闪烁90s,在90s末探测器对CO气体开始检测。
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动作值时,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报警红灯(ALARM)快速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鸣响,输出继电器工作/电磁阀切断气源,若探测器接有排风扇等其它电器,也将被自动打开;此时,请立即切断气源,打开窗户,严禁开、关任何电器,并速请燃气专业人员前来排除泄漏故障。
在监控状态下,探测器每隔150s对空气中的CO检测一次。
5.2.3 当环境中的被探测气体浓度下降到低于设定报警浓度时,报警指示消失,排风扇自动关闭,探测器恢复到检测状态。
5.2.4 如发现故障黄灯点亮,表明探测器出现故障,此时不再有检测报警功能,请与经销商维修。
5.2.5 指示灯:
电源: 该灯点亮指示电源正常,闪动时指示正在检测CO;
预热:接通电源,预热灯点亮5min。
故障: 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会导致该灯点亮;
报警: 当空气中CO的浓度达到预设报警点时,该灯闪烁;
5.2.6 按键:
预热:轻触按键,终止5min预热,预热黄灯熄灭,探测器直接进入检测状态。
测试:在正常监控状态下,按下按键,测试探测器基本功能。
5.3 GD901
5.3.1 将报警器接入电源(若需控制排风扇、电磁阀等其它电器,须先按要求接入相应电路),报警器预热5min,此时电源指示绿灯,且报警器无检测功能;5min后,报警器进入正常监控状态。
5.3.2 电源指示绿灯常亮60s末,报警器对可燃气体检测一次;然后指示绿灯开始闪烁90s,在90s末检测测试环境中的CO气体一次。
如测试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动作值时,报警器进入报警状态,可燃气体报警红灯快速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鸣响,输出继电器工作/电磁阀切断气源,若报警器接有排风扇等其它电器,也将被自动打开;此时,请立即切断气源,打开窗户,严禁开、关任何电器,并速请燃气专业人员前来排除泄漏故障。
如测试环境中的CO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动作值时,报警器进入报警状态,报警红灯快速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鸣响,输出继电器工作/电磁阀切断气源,若报警器接有排风扇等其它电器,也将被自动打开;此时,请立即切断气源,打开窗户,严禁开、关任何电器,并速请燃气专业人员前来排除泄漏故障。
在监控状态下,探测器每隔150s对测试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和CO气体分别检测一次。
5.3.3 当环境中的被探测气体浓度下降到低于设定报警浓度时,报警指示消失,排风扇自动关闭,探测器恢复到检测状态。
5.3.4 如发现故障黄灯点亮,表明探测器出现故障,此时不再有检测报警功能,请与经销商维修。
5.3.5 按键:
预热:轻触按键,终止5min预热,报警器直接进入检测状态。
测试:在正常监控状态下,按下按键,测试报警器基本功能;报警时,轻触按键,报警器消音。
对于带有机械手的机型操作按键如下:
测试键:在正常监控状态下,按下按键,测试探测器基本功能;
开阀键:在关阀状态下,按下此键,即可打开燃气切断阀,使其处于正常的检测状态。
6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故障现象 | 可能故障原因 | 处理方式 |
电源指示绿灯不亮 | 电源线没接好 | 接好电源线 |
指示绿灯坏 | 经销商或制造商维修 | |
按下“测试”键,无声光报警 | 电路故障 | 经销商或制造商维修 |
对检测气体无反应 | 延时未结束 | 等待延时结束 |
电路故障 | 经销商或制造商维修 | |
开机延时过后探测器一直报警 | 所处环境内大量吸烟、饮酒或大量使用香水、汽油、香蕉水、油漆等挥发性有机物 | 移至洁净空气中再次试验其性能是否正常 |
储存时间过长 | 继续通电老化2h以上 | |
电路故障 | 经销商或制造商维修 |
7注意事项
7.1 长时间在室内大量吸烟、饮酒或大量使用香水、汽油、香蕉水、油漆等挥发性有机物时,探测器发出警报是可能的;
7.2 请不要自行使用未标定浓度的气体检验本机,超高浓度气体,不仅会损伤探测器的寿命,而且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7.3 请您联络经销商/服务商/制造商,按条款规定的气样及浓度进行一年一次的定期检验;
7.4 本产品不得在含有腐蚀性气体(如氯气等)的环境中存放或使用;
7.5 请经常用毛刷、干绒布清理探测器表面灰尘、油污以保证其检测窗透气良好、指示显示良好;
7.6 本产品经过长期存储及长途运输后,在使用时需通电老化24h以上,才能达到*使用性能。
7.7 正常工作环境下检测,传感器工作寿命两年以上。
8燃气安全常识
8.1 燃气的种类及泄漏的危险
常用民用燃气有: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
人工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一氧化碳;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常用民用燃气均属易燃易爆物品,与空气混合后的爆炸浓度下限均在10%以下,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泄漏燃气在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严重者引起窒息,燃烧不*会产生CO等有毒气体,且人工煤气本身就含有大量CO。
燃气类别 | 主要成分 | 爆炸范围 | 毒性 |
液化气 | C4H10、C3H8 | 1.8%vol~9.5%vol | 窒息性 |
天然气 | CH4 | 5%vol~15%vol | 窒息性 |
人工煤气 | H2、CO | 4%vol~75%vol | 中毒性 |
8.2 一氧化碳的危害
CO空气中含量 | 吸入时间和中毒显示症状 |
50ppm | 成年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zui大含量 |
200ppm | (2~3)h后,有轻微头痛、头晕、恶心 |
400ppm | 2h内前额痛,3h后将有生命危险 |
800ppm | 45min内头痛、恶心,(2~3)h内死亡 |
1600ppm | 20min内头痛、恶心,1h内死亡 |
8.3 可燃气体*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助燃,如
8.4 几个常用单位的含义
%LEL: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zui低爆炸浓度的百分比;
%vol:体积比。通常不写“vol”;
ppm:体积比的百万分之一。
8.5 少量的燃气泄漏在空气中形成较低的浓度,不会引起着火、爆炸事故,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缺乏监控,气体泄漏量较大或慢慢地积累,就会引起空气中有较高浓度的可燃性气体,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遇明火就会产生着火爆炸的危险,这个程度通常被称作气体的爆炸下限(LEL),不同的可燃性气体具有不同的爆炸下限值,例如对于甲烷(天然气)它的爆炸下限浓度为空气中的含量5%,也就是说空气中甲烷含量低于5%,不会因为明火、火花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一旦达到或超过5%,这样的气氛遇到明火或火花就会产生着火爆炸事故。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质量可靠、调试良好的气体监测报警系统确实能为家庭和工业现场燃气使用的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质量的好坏、是否能够有效的预防可燃气体泄漏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气体浓度报警点的调整是一个关键指标。通常,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点设置为被检测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1%--25%范围内。
8.6 燃气泄漏的主要原因
Ø 点火失误,即未打着火。
Ø 煮食时发生冒锅浇灭火,或风吹灭火。
Ø 因燃气压力变化,中途熄火。
Ø 关火后,总阀未关严。
Ø 燃具使用错误,如误开,未关严等。
Ø 胶管故障或煤气管破损。
Ø 其它原因。
8.7 报警(发生泄漏)状态时的处理方法
Ø 首先熄灭一切火种。
Ø 迅速关闭气源总阀。
Ø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Ø 查找漏气原因。
Ø 如持续报警,不要开关任何电器,使用户外通知煤气公司。
Ø 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敲门通知,勿使用电子门铃。
维护、维修情况记录 | ||||
时间 | 维护、维修内容 | 维护、维修人员 | 用户确认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