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锡市冶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文章>>17CrNiMo6碳素圆钢冶炼方法
17CrNiMo6
针对17CrNiMo6钢齿轮缓冷出现裂纹问题,分析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外文名
17CrNiMo6
碳(C)
0.15-0.20,
硅(Si)
≤0.40,
锰(Mn)
0.40-0.70,
目录
1. 1 对应国内牌号
2. 2 化学成分
3. 3 分析及防止措施
对应国内牌号
编辑
17CrNiMo6 是德国 DIN 17210-(86)标准的钢号,欧标为18CrNiMo7-6,对应GB的 17Cr2Ni2Mo
17Cr2Ni2Mo不是GB材料,而是JB材料。具体的标准号为:JB∕T 6395-20*型齿轮、齿圈锻件
17CrNiMo6和20CrMnTi区别:
17CrNiMo6的韧性好得多
碳含量不同,合金元素不同,机械性能不同。热工艺性也不同。
前面的性能要*一些,后一种变速箱齿轮、差速器齿轮普遍使用。
化学成分
编辑
硫(S):≤0.035,
磷(P):≤0.035,
,铬(Cr):1.50-1.80,
镍(Ni):1.40-1.70,
钼(Mo):0.25-0.35,
分析及防止措施
编辑
1 前言
1997年,某厂在为马钢棒材轧机配套生产初、中轧机减速机过程中,材质为17CrNiMo6钢的齿轮在渗碳处理缓冷后产生裂纹,为了找出裂纹发生的原因,我们在中科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了分析探讨。
2 产生缓冷裂纹的原因
产生裂纹的原因主要是渗层在冷却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相变造成的。渗层中存在大块渗碳体和连续的网状碳化物,渗层的金相组织为三层,外层为下贝氏体和网状碳化物;中层为淬火马氏体、下贝氏体和网状碳化物;第三层为下贝氏体加铁素体,由表及里的硬度检查见下表。
检查部位 渗碳层 母材
外表层 中间层 过渡层
硬度(HL) 420.433.458 513.501.479 492.479.414 318.337.307
相变受下述因素影响:
2.1 温度的影响
由于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较小(高约为0.025%),而在奥氏体状态下,渗碳温度越高,碳在其中的扩散系数越大,既渗碳速度越大。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渗碳设备使用寿命显著下降或损坏,而且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造成渗层组织粗大,碳化物级别超差等缺陷。通常生产实际中采用900℃、930℃渗碳。
2.2 碳浓度的影响
缓冷裂纹与渗碳时的碳势有关。
在渗碳初期,由于工件表面穷碳,接受活性碳原子的能力很强,渗碳速度较快,此时炉内碳势较低,需要向炉内通过大量的渗剂,以维持炉内的碳势,具体还与装炉量有关,此时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渗剂,可能造成渗碳时间过长,碳浓度分布曲线下凹等缺陷,但也不能过强,否则可能出现大量网状碳化物而无法消除。
当工件表面含碳量不断升高,碳势不断建立的情况下,应逐步减少渗剂的加入,渗碳进入扩散阶段,如果此时仍保持大剂量的渗剂,就要形成表面网状碳化物,使渗层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尤其是抗拉强度的下降,对防止出现缓冷裂纹相当不利。[1]
2.3 渗碳时间的影响
当渗碳温度、碳势确定以后,渗碳时间主要取决于有效硬化层深度,渗碳时间越长,硬化层越深,反之越浅。对于17NiCrMo6钢硬化层在10-15μm的工件,如果扩散期控制不好,时间过短,有可能造成渗层碳浓度分布曲线过陡,在以后的缓冷过程中,形成缓冷裂纹。
2.4 缓冷速度的影响
缓冷一般是在冷却井中进行的,其冷却速度应比空冷更加缓慢,以便尽可能得到较平衡的组织。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缓冷速度相当于空冷速度,结果就要出现缓冷裂纹。分析结果也表明,当渗碳层表面的含碳量达到共析成分以上时,渗层的淬透性不*相同,在特定的缓冷速度下,发生不均匀相变,中间层的马氏体比容较大,使表面受拉应力,由于表层有恶化,承*大的拉力而开裂。
3 防止缓冷裂纹措施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