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允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单抗抗体>> Anti-RINT1抗体RINT1抗体,胞膜间内质网调节蛋白1抗体-核酸/蛋白分析仪
Anti-RINT1抗体,胞膜间内质网调节蛋白1抗体
规格:100ul,200ul,1mg
宿主:兔,鼠,羊
Ig类型:IgG
克隆类型:单克隆/多克隆
标记物:无标记物.
需要标记抗体,可咨询客服订购。相关标记抗体:HRP标记抗体,Biotin标记抗体,Gold标记抗体,RBITC标记抗体,AP标记抗体,FITC标记抗体,Cy3标记抗体,Cy5标记抗体,Cy5.5标记抗体,Cy7标记抗体,PE标记抗体,PE-Cy3标记抗体,PE-Cy5标记抗体,PE-Cy5.5标记抗体,PE-Cy7标记抗体,APC标记抗体,Alexa Fluor 350标记抗体,Alexa Fluor 488标记抗体,Alexa Fluor 555标记抗体,Alexa Fluor 647标记抗体
浓度 :1mg/ml
纯化方式:抗原特异性亲和纯化
缓冲液成分:0.01M TBS(pH7.4) with 1% BSA, 0.03% Proclin300 and 50% Glycerol.
应用: WB;IHC-P、IHC-F; ICC; IP;IF;ELISA。如果抗体需用于流式细胞术,请参见流式抗体。具体适用的实验和针对的物种请来电或99咨询。公司提供Elisa实验配对抗体抗原,需要请电询或99咨询。
产品稀释比例:ELISA=1:1000,Western blotting=1:500,IF=1:100-50,IHC-P=1:100-500,IHC-F=1:100-500,Immunohistocry=1:100-500
Optimal working dilutions must be determined by end user.
保质期:1年
储存温度:-20℃(避免反复冻融)
Anti-RINT1抗体,胞膜间内质网调节蛋白1抗体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有四种古老的经典方法,即定氮法,双缩尿法(Biuret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和紫外吸收法。另外还有一种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来的新的测定法,即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其中Bradford法和Lowry法灵敏度高,比紫外吸收法灵敏10~20倍,比Biuret法灵敏100倍以上。定氮法虽然比较复杂,但较准确,往往以定氮法测定的蛋白质作为其他方法的标准蛋白质。 Western bloting首先是要将电泳后分离的蛋白从凝胶中转移到NC膜上,通常有两种方法:毛细管印迹法和电泳印迹法。毛细管印迹法是将凝胶放在缓冲液浸湿的滤纸上,在凝胶上放一片NC膜,再在上面放一层滤纸等吸水物质并用重物压好,缓冲液就会通过毛细作用流过凝胶。缓冲液通过凝胶时会将蛋白质带到NC膜上,NC膜可以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产生不可逆的结合。但是这种方法转移效率低,通常只能转移凝胶中的一小部分蛋白质(10%-20%)。而电泳印迹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进行转移。这种方法是用有孔的塑料和有机玻璃板将凝胶和NC膜夹成“三明治”形状,而后浸入两个平行电极中间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选择适当的电泳方向就可以使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离开凝胶结合到NC膜上。常用的电泳转移方法有湿转和半干转。两者的原理*相同,只是用于固定胶/膜叠层和施加电场的机械装置不同。湿转是一种传统方法,将胶/膜叠层浸入缓冲液槽然后加电压。这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比较慢,需要大体积缓冲液且只能用一种缓冲液。半干转移,用浸透缓冲液的多层滤纸代替缓冲液槽。与湿转相比,这种方法要快(15-45 分钟)。转移后的NC膜就称为一个印迹(blot),用于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检测。印迹首先用蛋白溶液(如10%的BSA或脱脂奶粉溶液)处理以封闭NC膜上剩余的疏水结合位点,而后用所要研究的蛋白质的抗体(一抗)处理,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与一抗特异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其它的蛋白质不能与一抗结合,这样清洗除去未结合的一抗后,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的位置上结合着一抗。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