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气体浓度报警器主要通过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检测丙烷、丁烷等可燃气体,其原理及关键技术参数如下:
一、核心检测原理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
反应机制:传感器内部有一对铂金线圈元件(检测元件与补偿元件)。检测元件表面覆盖催化剂,当液化气(丙烷、丁烷)接触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释放热量使铂金线圈温度升高,电阻值随之增大。
信号转换:通过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变化,输出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当浓度超过预设阈值(如25% LEL),触发报警。
优势:对液化气成分(丙烷、丁烷)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不易误报。
半导体式传感器(辅助应用)
电化学式传感器(罕见)
二、关键参数解析
检测范围与精度
响应时间
环境适应性
三、与其他气体报警器的区别
类型 | 检测气体 | 传感器原理 | 典型应用场景 |
---|
液化气报警器 | 丙烷、丁烷 | 催化燃烧式 | 厨房、燃气设备附近 |
天然气报警器 | 甲烷 | 半导体式/催化燃烧式 | 天然气管道、燃气表周围 |
一氧化碳报警器 | 一氧化碳 | 电化学式 | 卧室、厨房(防不燃烧) |
四、用户选型与使用建议
明确需求:若仅使用液化气,选择催化燃烧式报警器;若需同时监测天然气或一氧化碳,需多气体检测器或组合安装。
安装规范:液化气密度大于空气,报警器应安装在距地面30厘米内(如灶台下方)。
定期维护:传感器寿命约3年,需定期校准或更换,避免误报。
通过理解检测原理与技术参数,用户可更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液化气报警器,有效提升家庭或工业场所的安全防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