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G1000系列粉尘检测仪通过以下多维度技术设计确保数据准确性:
1. 激光散射核心检测技术
采用激光照射原理,当颗粒物通过检测区域时,激光束与颗粒发生散射作用。设备通过精密光学传感器捕捉散射光信号的强度与分布特征,利用散射光强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数学关系模型,精确反演出空气中PM2.5、PM10及TSP的实时浓度值。该技术具备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可有效区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
2. 防污染机械结构设计
机芯采用开放式感应探头结构,通过流体力学优化设计形成稳定气流通道。这种结构既能保证被测气体顺畅通过检测区域,又能防止大颗粒物或粉尘直接沉积在光学元件表面。相较于封闭腔体设计,开放式结构显著降低了污染物附着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避免了传统风机采样可能引发的颗粒物破碎或二次扬尘问题。
3. 动态环境补偿算法
内置智能温湿度补偿模块,可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变化(工作范围:0℃~+40℃,湿度≤95%RH)。通过建立温湿度-浓度修正模型,自动消除水汽凝结或温度波动对激光散射信号的影响。例如在煤矿井下等高湿环境(相对湿度接近95%RH)中,仍能保持±5%FS的测量精度。
4. 多级信号校准体系
生产过程中实施全量程标定:
零点校准:采用无尘空气基准环境
量程校准:使用标准粒径发生装置(如0.3μm、2.5μm、10μm标准颗粒)
线性校准:覆盖0.01~1000mg/m³检测范围
出厂前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确保符合JJG 846-2015《粉尘浓度测量仪检定规程》。
5. 抗干扰电路设计
电源模块采用DC18V低纹波供电,工作电流<50mA,有效抑制电磁干扰。信号处理单元集成数字滤波算法,可自动识别并排除振动(≤5g)、冲击(≤50m/s²)等机械干扰,以及瓦斯爆炸性气体(甲烷浓度<5%)的化学干扰。
6. 实时自检与故障诊断
设备每24小时自动执行光路自检程序,通过发射标准光信号验证系统响应。当检测到光强衰减超过15%时,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输出故障代码,提示用户清洁光学窗口或更换关键部件。
该系列检测仪已通过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Ex dI Mb),在煤矿井下等复杂环境中持续稳定运行时间超过18000小时,数据有效率达99.2%,为环境监测和工业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