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湖虹润仪表有限公司>>公司动态>>经济危机 大学生就业难
网上有副对联很火:“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赌服输”。这幅对联虽然说的有些,但也生动地概括了现阶段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近年公务员考试人数激增、千人争一职位的现象,也是反映就业形势艰辛的另一个鲜活标本。
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但还有100万没有就业;2008年560万,还有150万没有毕业;到2009年,中国将有610万大学生,根据人力资源部等六部门在2009年伊始定下的目标,力争就业率达到70%。大学生就业有多难,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会这么难?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诚然,高校扩招的计划超过了市场经济的增长,是造成目前就业难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但在数量激增的同时,我国的大学生真的供过于求吗?我国的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目前只有5%-6%,而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30%-40%,加拿大的大学毕业生人口则占到了国家人口的50%。对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并不是过多。但是为什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我国能够吸纳大量学生就业的第三产业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一项调查发现,在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的大背景下,德国高校毕业生却仍然就业前景良好。其重要原因是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等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多。
在过去30年里,我们走的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在大学生就业上所做的贡献还很少。真正能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链环节,我国发展得还远远不够,这也导致了我*万学子走出校门后找不到归属地。
另外,我国大学毕业生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这些大城市。实际上我国大学生应该向更多需要人才的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城镇发展,如温州、珠海、烟台、青岛。我去年走访一个沿海的中型城市,有一个企业每年的海外订单达几个亿,但企业里却没有一个懂外语的人才。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鲜见,我国大量的二三线城市都很缺乏人才。
大学生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自身问题。在我国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价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我国的大学生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具备化眼光和技能。从政府层面来说,要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就需要尽早下决心在一些领域迈出改革的步伐。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