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宝仪器仪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阅读:120发布时间:2024-5-16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这种电阻是由氧化物、氟化物、溴化物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由于半导体材料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增加,电阻值会随之降低。反之,当温度降低时,自由电子的浓度减少,电阻值会随之升高。因此,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被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掺杂剂(如钴、镍、铁、铜等)来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这些掺杂剂可以影响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进而改变自由电子的浓度和电阻值。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还具有温度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在温度测量和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