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南京峟思工程仪器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49.1KB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0次资料类型
WORD 文档浏览次数
56次在现代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振弦式应变计凭借其高精度、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成为桥梁、大坝、隧道、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核心设备。如何将实时采集的应变数据高效传输至终端并转化为可执行的监测结论?南京峟思将给大家解析振弦式应变计的数据采集原理及云端智能处理流程,展示其如何为工程安全保驾护航。
一、振弦式应变计的工作原理与数据采集
振弦式应变计的核心原理基于钢弦的振动频率变化:当被测结构发生形变时,应变计内部的钢弦张力随之改变,其固有振动频率与张力呈平方关系。通过电磁线圈激励钢弦振动并检测其频率信号,即可精确反算出应变值。
数据采集与传输流程
信号激发与采集
MCU自动测量单元采集实时捕捉振弦式应变计振动频率信号(通常为1kHz~5kHz)。
信号转换与处理
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由高精度AD转换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MCU通过内置算法将频率值转换为微应变(με)或温度补偿后的物理形变量。
数据封装与传输
处理后的数据通过RS485、LoRa、4G/NB-IoT等通信协议传输至网关设备,支持Modbus、MQTT等标准协议,确保与各类物联网平台无缝对接。
二、峟思云平台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
数据上传至云端后,通过多层次处理实现从原始数据到决策支持的转化,形成完整的监测闭环:
1. 数据清洗与存储
异常值过滤:剔除因电磁干扰或瞬时振动导致的噪点数据
数据库存储:高容量数据库,支持高频数据长期存储与快速查询
2. 多维度数据分析
趋势预测:通过模型预测结构形变趋势
阈值预警:设置报警机制
相关性分析:关联温度、荷载等多源数据,识别异常诱因
3. 可视化与决策支持
Web端/移动端实时仪表盘展示应变热力图、历史曲线
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标注关键事件与建议措施
三、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高精度与可靠性
分辨率达0.1με,长期漂移<0.02%F.S./年
工业级防护设计(IP68),适应-40℃~80℃严苛环境
智能化运维
支持边缘计算,断网时本地存储数据并自主预警
自定义采样频率
降本增效
减少80%以上人工巡检成本
提前48小时预警潜在风险,降低突发性维护费用
四、我们的解决方案
我们提供振弦式应变计+智能采集终端+云端分析平台的一体化服务,具备:
✅ 定制化硬件设计(支持太阳能供电、低功耗模式)
✅ 私有化部署/SAAS模式灵活选择
✅ 符合《DL/T 5211-2019》等国家标准
✅ 7×24小时专家运维支持
让数据驱动安全决策!无论是新建工程的全周期监测,还是既有设施的改造升级,我们的智能应变监测系统将为您构建可靠的数据神经网。技术赋能安全,数据预见未来——峟思致力于用创新传感技术守护每一座城市的生命线!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