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易龙电安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11发布时间:2025-3-19
电涌保护器作为保护电路免受过电压侵袭的电气装置,其参数的选择关系着它是否能正常发挥其功用,SPD的主要参数包括工作电压,电压保护水平和通流量。
一、持续工作电压值(Uc)的选择
压敏电阻型电涌保护器(如TPS B65/C40)的持续工作电压值(Uc),是关系到电源电涌保护器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在选择其持续工作电压值时,除了符合标准要求外,还应考虑到安装电网可能出现的波动及持续故障电压。
按照GB50057-94的说明,持续工作电压值(Uc)应符合的标准是TT系统:Uc≥1.55Uo(341V)、TN系统:Uc≥1.15Uo (253V)、IT系统:Uc≥1.15U (437V)。故在电压不稳定的地方,建议选择TOWE电源防雷器的持续工作电压值(Uc)为385V的模块。
在直流电源系统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持续工作电压值(Uc)与正常工作电压(Un)之比例,但经验上该比例一般可取1.5倍到2倍之间。
二、电压保护水平(Up)的选择
单纯考虑防雷器残压越低越好,并不全面,并且容易引起误导。首先,不同产品标称的残压数值,必须注明测试电流的大小和波形,才能有一个共同比较的基础。一般以20kA(8/20祍)测试电流记录残压,作为比较。
其次,对于压敏电阻型电涌保护器选用残压越低时,通常意味其持续工作电压(Uc)越低。
再次,过分强调低残压,是需要付出降低持续工作电压(Uc)的代价,换来的后果是,在市电不稳定地区,电涌保护器容易因长时间持续过电压而损坏。
其实对压敏电阻型电涌保护,持续工作电压(Uc)和残压,就像天平的两边,不可侧重任何一边。一般情况下,只要残压值小于设备的绝缘耐受值,就能满足对用户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
三、通流量的选择
雷电 | LPZ0区与LPZ1区交界处 | LPZ1与LPZ2、LPZ2与LPZ3区交界处 |
| |||
级标称放电电流 | 第二级标称放电电流 | 第三级标称放电电流 | 第四级标称放电电流 | 直流电源标称放电电流(kA) | ||
10/350μs | 8/20μs | 8/20μs | 8/20μs | 8/20μs | 8/20μs | |
A级 | ≥20kA | ≥80kA | ≥40kA | ≥20kA | ≥10kA | ≥10kA |
B级 | ≥15kA | ≥60kA | ≥40kA | ≥20kA |
| 直流配电系统中根据线路 |
C级 | ≥12.5kA | ≥50kA | ≥20kA |
|
| |
D级 | ≥12.5kA | ≥50kA | ≥20kA |
|
|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