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良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特殊阀
刀型闸阀
衬胶衬里阀
呼吸阀,阻火器
排泥阀
铜阀
钢厂通风阀
排污阀
氧气*阀
液化气阀门
化肥厂*阀
油田*阀
电站阀
视镜系列
消防*阀
液位计
平衡阀
排气阀
放料阀
过滤气
气动角座阀
真空阀门
隔膜阀
段钢阀
保温阀
蝶阀
D343H-10-16 法兰式硬密封蝶阀 D71X/J手动对夹式衬胶蝶阀 SD343X蜗轮传动法兰式伸缩蝶阀 D373H对夹式金属硬密封蝶阀 D363H/W系列对焊式硬密封蝶阀 D673H气动对夹式硬密封蝶阀 D643H气动法兰式金属硬密封蝶阀 D943H系列法兰式多层次金属硬密封蝶阀 SD43F手动法兰式伸缩蝶阀 BD343H法兰式硬密封保温蝶阀 D973H系列电动对夹式金属硬密封蝶阀 SD643H气动法兰式伸缩蝶阀 D73H-16C D73H型手动对夹式硬密封蝶阀 D341X D341X蜗轮传动法兰式蝶阀 SD343H 伸缩蝶阀 R6000J 电动高温蝶阀 D373F四氟密封对夹式蝶阀 D343F四氟密封法兰蝶阀 ZAJW-100 电动调节蝶阀 YxKD743H 0.5秒液控快速关闭阀 重锤保压蝶阀 T308、T301电、手动矩(圆)形多叶调节蝶阀 DMF-0.5电磁式煤气安全阀 D971X对夹式电动软密封蝶阀 FBEX(D942X)电动软密封蝶阀 D371X对夹式蜗轮传动软密封蝶阀 D72X手动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D642气动软密封蝶阀 HD7xP41X(H)大口径液控蓄能蝶阀
水力控制阀
JM744X、JM644X JM744X、JM644X膜片式液压、气动快开排泥阀 500X泄压/持压阀 400X流量控制阀 200X 减压稳压阀(可调式减压阀) 100X 遥控浮球阀 JD745X-10/16/25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J145X-10/16/25隔膜式电动遥控阀 600X电控水力控制阀 J644X型/J744X型液压、气动角式快开排泥阀 KPF-16型平衡阀 Ax742X-10/16/25安全泄压/持压阀 100A 100A角型定水位阀 SGV-A 电子除垢仪、多功能电子水处理器 8000 隔膜式水锤吸纳器 900X紧急关闭阀 800X压差旁通平衡阀 A9H-Q 防爆波阀 LH45X-16 微阻限流止回阀 LH-16 微阻限流止回阀 JHL-16 多功能三合一止回阀 JM742X 隔膜式池底卸泥阀 HD741X 液控止回阀 YQ980012-LS200012型过滤活塞式可调减压流量控制阀 YQ98005型过滤活塞式电动浮球阀 YQ98006电磁控制阀 100X浮球阀 200X减压阀 F745(750X)BFH103X活塞式遥控浮球阀 YX741X(720X)BFAX107X活塞式减压阀 AX742X(730X)BFAX107X活塞式泄压阀 J145X(710X)BFM106X活塞式电动遥控 JD745X(760)BFDS101X活塞式多功能水力控制阀 YQ980011-LS20011型过滤活塞式流量控制阀 YQ980010-LS20010型过滤活塞式预防水击泄放阀 YQ98009-LS20009型过滤活塞式定比减压阀 YQ98008-LS20008型减压紧急关闭阀 YQ98007-LS20007型过滤活塞式高度水位控制阀 YQ98001型过滤活塞式可调减压阀 YQ98004型过滤式缓闭止回阀 HQ44X微阻球形止回阀 HQ41X球形止回阀(无磨损球形止回阀)
截止阀
旋塞阀
X14W-1.0T三通内螺全铜旋塞阀 X14T-1.0三通铜芯内螺纹旋塞阀 X44T-1.0三通铜芯旋塞阀 X44W-1.0P/R三通不锈钢旋塞阀 X43W-1.0二通铸铁旋塞阀 X43W-1.0T二通全铜旋塞阀 X43T-1.0二通铜芯旋塞阀 X44W-1.0C三通铸钢法兰式旋塞阀 X43W-1.0C二通铸钢法兰式旋塞阀 X13T-1.0二通内螺铜芯旋塞阀 X47W-1.0油密封旋塞阀 X44W-1.0三通铸铁法兰旋塞阀 X44W三通全铜旋塞阀 X43W-1.0P/R二通不锈钢旋塞阀 X13W-1.0T二通内螺全铜旋塞阀 X13W-1.0P二通内螺纹不锈钢旋塞阀 BX43W-1.0P/R/C二通保温旋塞阀 BX44W-1.0P/R/C三通保温旋塞阀 X14W三通内螺不锈钢旋塞阀 TX16W-1.0T三通内螺全铜旋塞阀 X14H-4.0压力表三通旋塞阀 ALX47F 美标压力平衡式倒装油密封旋塞阀 AX43F 美标卡套软密封旋塞阀 PLV-16 偏心旋塞阀 GX43W 轨道旋塞阀 ALX343F 提升式硬密封旋塞阀
柱塞阀
疏水阀
电磁阀
调节阀
SZRQM智能型电动调节阀 SZMAN型气动双座调节阀 SZZCP型自力式调节阀(压差阀) SZDLP电子式电动套筒调节阀 SZDLQ、SZDLX型电子式电动三通合流、分流调节阀 SZAZP、SZAZN型电动直通单座、双座调节阀 SZJHP、SZJHM精小型气动薄膜直通单座、套筒调节阀 SZXT、SZST气动薄膜隔膜调节阀 230W01/230W02型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SZXP 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 SZJHQ、SZJHX型气动薄膜三通合流、分流调节阀 SZDLN型电子式电动直通双座调节阀 ZH-A-S 气动薄膜角形单座调节阀 D973ZAWJ 电子式调节蝶阀 Y45Y 杠杆式调节阀 TJ40H 手动调节阀(大连式) T40H 回转式调节阀 ZJHS 气动高压角型调节阀 ZAZP、ZAZM电动精小型单座、套筒调节阀 ZJHJ精小型气动薄膜调节角阀 ZDSG型直行程电动调节隔膜阀 ZZYW型自力式差(微)压调节阀 ZDLP、ZDLM型电子式电动单座、套筒调节阀 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微压调节阀 ZJHS精小型气动薄膜角形单痤调节阀 ZDSJ系列电子式直行程电动角型调节阀 AJHF衬氟塑波纹管调节阀
安全阀
球阀
Q644F型气动三通球阀 BQ41F保温夹套球阀 Q47F锻钢固定球阀 Q14F/Q15F螺纹三通球阀 Q41F/PPL法兰浮动球阀 Q347F锻钢固定球阀 Q947F电动固定球阀 VQ347H.VQ647H.VQ947H调节球阀 Q641F/PPL型不锈钢气动浮动球阀 Q946F电动四通密封球阀 Q41PPL法兰不锈钢高温球阀 Q44F法兰连接三通球阀 Q41M/PPL不锈钢整体高温球阀 Q61F三片式承插焊球阀 Q71F-160高压对焊球阀 Q341F型蜗轮浮动法兰球阀 Q347F/H蜗轮固定球阀 Q944F/Q945F电动三通球阀 Q44F/Q45FL型三通球阀 Q647F/H气动固定球阀 Q41PPL全通径整体高温球阀 Q41H锻钢三片式硬密封球阀 Q61F三片式对焊球阀 BQ41F保温球阀 Q11F一片式球阀 Q11F二片式球阀 Q644F/Q645F气动三通球阀 Q71F对夹式薄型球阀 FQ41F型焊接放料球阀 Q41F不锈钢球阀 Q11F三片式球阀 Q21F外螺纹球阀 Q41F-16P广式法兰球阀 Q61F高压焊接球阀 Q11F广式内螺纹球阀 Q45F三通四密封球阀 Q41F三片式法兰球阀 V型球阀 GQ647Y 气动轨道球阀 BQ340Y 上装式球阀 GQ47Y轨道球阀 GQ947Y电动轨道球阀
闸阀
减压阀
止回阀
H14W-16P/R不锈钢螺纹旋启式止回阀 H41X/W-16P不锈钢消声止回阀 H76H/W对夹双瓣式蝶型止回阀 300X缓闭止回阀 H42X底阀 H12W-16T黄铜丝口止回阀 H12W-16P/R不锈钢内螺纹止回阀 H41W型不锈钢升降式止回阀 H61Y型高压升降式止回阀 H72H对夹式高压止回阀 H42H/W不锈钢法兰立式止回阀 HQ45X型微阻球形止回阀 H11H/H61H锻钢止回阀.锻不锈钢止回阀 HC41T消声止回阀(铁壳铜芯) H44H/W旋启式止回阀 HQ41X球形止回阀(无磨损球形止回阀) H42T型(DRVZ)*止回阀 SH74Ⅰ型对夹薄型止回阀 H41H/W升降式止回阀 HH47X/HH48X/HH49X微阻缓闭蝶型消声止回阀 H42H/W立式止回阀 止回阀:对夹升降式止回阀(全铜) SH74H-Ⅱ型薄型止回阀 H76X对夹蝶型旋启式止回阀 H41X/W全铜消声止回阀 HC44X-10-1橡胶瓣止回阀 H76H对夹式止回阀 HQ41X滑道滚球式止回阀 H71H/W对夹升降式止回阀 HQ44X微阻球形止回阀 微阻缓闭消声止回阀 CVKR*式止回阀

冷凝水对蒸汽减压阀稳定工作的影响

时间:2013/3/20阅读:303
分享:

1 减压阀的结构与冷凝水积滞的可能性
应该讲,减压阀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阀门,结构繁杂,阀内套阀(一只阀中有二只功能截然不同的导阀和主阀)必须详细地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结构和相关作用。以目前zui常用的国产y43h系列活塞式减压阀和进口的导阀型减压阀为例,进行对比介绍。
1.1 主要结构及相关区别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由调节弹簧组件、导阀组件、主阀组件及调节通道四大部分组成的。
1.1.1 调节弹簧组件和导阀组件:除了导阀的阀芯形状的区别外(一个是锥台,一个是球体)相差无几。
1.1.2 主阀组件:结构上*相反
国产主阀的阀芯布置在阀座的下面,进气方向为低进高出,呈横s形;
进口主阀的阀芯布置在阀座的上面,进气方向为高进低出,呈反横s形。
1.1.3 压力调节通道(图1中的α、β、γ,图2中的a、b、c)布置形式不同
国产阀压力调节通道都预置在阀体内部(内置式),进口阀压力调节通道都是用铜管连接在阀体外面(外置式)。
1.1.4 β通道和b通道的功能区别
国产β通道是从导阀的环形汽腔直接通向下面的活塞气缸上腔,只有连接的功能。
进口b通道是从主供汽通道分流连接到下游出口的阀体上(一个很细的孔),这个通道作用很特殊,它不仅仅与主隔膜下腔形成压差,有助于主阀膜片的运动,同时也能排走一部分余压蒸汽及冷凝水到下游出口管段,更有利于主阀的迅速关闭。
v 国产阀,只要当导阀被开启后,冷凝水就会很快从α通道进入导阀上部的环形汽腔,β通道及活塞汽缸上腔,随着活塞的下行,冷凝水越积越多,直至活塞行程到达下死点时至,在此过程中汽缸变成了“水缸”了。国产阀,由于结构特点盛水容积相对较小,所以只要小量的凝水就能充盈这些部位。
进口阀,当导阀开启后,冷凝水一般都沉积在汽缸、活塞汽缸上腔及主隔膜片下腔这些主阀运动的原动机构,及β、a、b通道这些压力传输系统。由此可见由于减压阀自身结构的特点,阀内冷凝水的积滞是必然的,而且都是阀门工作核心部位。
2 从减压阀的工作原理来分析冷凝水对稳压调节功能的破坏性
要深入探讨冷凝水对减压阀稳压调节功能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2.1 国产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导阀的开启都是利用顶部的调节螺栓顺时针方向拧动,使弹簧缩产生的弹力,使导阀膜片向下凹陷,作用在导阀连杆上的力,使之向下位移打开导阀。当导阀开启后,上游进汽管段a腔的蒸汽通过α通道(供汽调节通道),经过导阀进入导阀环形汽腔,由β通道直接送到下面的活塞汽缸上腔。在a腔蒸汽不断的供给下,压力持续升高,推动活塞下行打开主阀,这时蒸汽*从a腔流至b腔。当下游出口管段b腔负荷满足的情况下,余多的蒸汽又使b腔内的压力不断升高。不断升高的压力通过γ通道(压力感应通道)反馈到导阀膜片下腔,使导阀膜片向上突起,克服了上部调节弹簧的压力,导阀被关小或关闭。从而,关小或关闭来自上游α通道的蒸汽源。当活塞汽缸上腔压力下降时,在下面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主阀被关小或关闭,这时b腔内的压力开始下降,这样周而复始达到调压的目的。
2.2 进口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当导阀打开以后,从图2中可以看出,上游管段a腔的蒸汽迅速进入内部过滤罩,通过导阀到达a通道(供汽调节通道),当a通道充满蒸汽后直接被送至主阀膜片下腔,同时一部分蒸汽通过b通道(压力控制通道)被分流进入b腔。主阀膜片下腔在a通道蒸汽不断地供给下,主伐膜片受压后向上突起,所产生的推力推动主阀杆向上运动,打开主阀,同样蒸汽*地从a腔流向b腔。当下游出口管段负荷满足的情况下,余多的蒸汽同样也使b腔内的压力不断升高,不断升高的压力通过c通道(压力感应通道)传输到导阀膜片下汽腔,此时导阀膜片向上突起,克服上部调节弹簧的压力,导阀被关小或关闭,减小和切断来自a腔的蒸汽。当主阀膜片下腔压力逐步减小后,上部主阀弹簧发生作用,使主伐阀芯下行回座,主阀被关小或关闭(多余的蒸汽同时通过b通道释放进入b腔,主阀被迅速关闭),使得b腔的压力不断下降,这样来实现调节的。(导阀打开的原理,进口阀和国产阀相同,略)
2.3 冷凝水破坏稳压调节功能机理的分析
当下游压力升高(b腔内)需要压力下调时。正常情况下b腔超高的压力,通过压力感应通道(γ)传至导阀,使导阀关小或关闭,从而关小和切断来自a腔的汽源。当冷凝水侵入到汽缸、环形汽腔时,由于水不可压缩的特性,此时,主阀复位弹簧*失去了作用,活塞不能上行,主阀无法关闭,入口(a腔)的蒸汽仍*,通过常开状态的主阀流入b腔。使之压力超高而失控。同例,看进口阀(见图2)当系统冷凝水充满a、b通道及主隔膜下腔时。来自a腔蒸汽的推力下,主阀膜片处于向上鼓起状态。同样,是水不可压缩特性,使上部复位弹簧无法下行回座,主阀也同样处于常开状态,稳调节功能遭到破坏。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虽然,减压阀属于比例调节阀,但是,当冷凝水充满了阀内这些核心工作部位时,比例调节性质*改变了,其关键的问题,在于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的作用及动作顺序先后的时间差,决定了主阀运动具有滞后性。(导阀动作在先,主阀尾随在后)当接受来自γ及c通道超压讯息后,首先,关小或关闭导阀。这样,切断了阀内冷凝水的退路,显然,活塞和主阀膜片就无法运动。
综合上述的分析和探讨,很明确,系统冷凝水对供热工程百害而无一利。由此结论,系统冷凝水是破坏蒸汽减压阀稳压调节功能的zui基本的原因。

3 系统冷凝水是*的来源
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中有同行提出,减压阀在其自身工作过程的热交是否会产生冷凝水?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们要考虑减压阀内部是否也会析出冷凝水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减压阀工作过程的热工状态。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拟借lgp-i图来分析一下,看看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它们各相关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会有一个答案。
假设上游进口压力为(阀前)p1,下游出口压力为p2,p1与干饱和蒸汽线相交于o1沿等焓线下行。下游出口压力p2与等焓线相交于o2,当压力从p1下降到p2 时,其它相关参数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图3中可以看出,压力从p1降至p2沿等焓线进行,所以焓没有改变,但是熵从s1增加到s2,比容也从v1增加到v2,但温度从t1下降到t2。
由此看来,蒸汽经过减压阀的流动过程,应该认为是绝热节流过程。这种绝热节流过程是不可逆的绝热膨胀等焓流动过程。蒸汽节流后焓值不变,比容和熵都有所增加,温度略有下降。蒸汽经过减压阀后,非但不会产生冷凝水,而且蒸汽干度也得到了提高,可以说冷凝水的产生来自系统,而且是*的。这样,对于防止和减少冷凝水进入减压阀的措施方法也变得简单了。
4 措施和方法
4.1 管道中冷凝水排除一种好的做法
蒸汽热源到各用汽终端,沿程少则几十米,多则几百米或更长,加上有的设备用汽的间断性,蒸汽管路不断与环境进行热交换,这部分冷凝水的排除通常的做法采用分段疏水来解决的。那么效果如何?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我们选用的疏水管口径都比较细,可以想象,当管内蒸汽流速在十几到几十米/秒?时,实际情况是冷凝水在没排掉多少时,它已经被冲过疏水管口了。这种传统做法排水效率低,效果不理想。
在输汽总管与疏水管之间加装了一段凝水汇集短管,管径粗,集水能力强,疏水管从凝水短管的腰部引出,形成水封蒸汽不易逃逸。凝水短管的口径与蒸汽输送管的比,推荐为1/2~2/3。如dn100口径的供汽管,凝水汇集短管的口径可选择50~80的口径。这种方法排量大,效果好,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办法,值得借鉴。
4.2 减压装置汽水分离器的设置至关重要加设汽水分离器能zui大程度保证干燥蒸汽的供给,对减压装置的稳定工作,使用寿命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笔者根据重力分离与阻疑相结合原理设计出的一种汽水分离器,实际使用效果不差,仅供参考。
综观国外汽水分离器产品,从原理上分有重力式、阻凝式、离心式。从形式上看有卧式、立式,品种多样,规格齐全。但目前国内市场却无产品可选。现在大多使用的是国外产品。(价格昂贵,望而却步)
凝水滞留对一个蒸汽供热系统来讲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汽水分离器的研制开发有很多事情可做,望同行们共同关注。
4.3 减压装置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在汽水分离器凝水排放口下端必须设置一个独立排放口,用于设备启动时排水。
(2)旁通的设置,在减压阀的上方,或者平行设置。
(3)蒸汽过滤器紧贴减压阀安装。
(4)选用减压阀流量要合适,设备的耗汽量要准确计算。笔者的体会,减压阀的流量应该比设备耗汽量大10~20%为宜,千万不要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否则,对减压工况的稳定也有影响。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