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流量计是用于实时监测城市排水管网、工业废水管道等场景中流体流量、流速、液位等关键参数的专用计量设备,是实现排水系统精细化管理、防涝预警、污染溯源的核心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环保监测、工业园区废水管控等领域。
从工作原理来看,主流排水管网流量计主要分为几类:超声波流量计通过发射超声波信号,利用“多普勒效应”或“时差法”计算流体流速,适配满管、非满管等复杂工况,且无需接触流体,安装维护便捷;电磁流量计基于“电磁感应定律”,适用于导电液体(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需确保管道满管且流体具备一定导电性;明渠流量计则针对无压敞口渠道,通过测量液位高度,结合渠道断面参数换算流量,常见于雨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进水管渠。
排水管网流量计的操作步骤:
一、安装与初始设置
选址与安装:
选择水流平稳、直管段充足(通常要求上游5倍管径,下游2倍管径)、无涡流或淤积的管段。
按照说明书要求,将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管道顶部或标准量水槽/堰(如巴歇尔槽、三角堰)上方,确保探头垂直对准水面,且测量区域无遮挡。
固定好主机箱,连接传感器线缆,并做好防水、防潮、防雷处理。
接线与供电:
正确连接电源线(通常为24V DC或220V AC),确保接地良好。
连接信号输出线(如4-20mA、RS485、Modbus等)至数据采集终端(RTU)或监控中心。
检查所有接线牢固、无短路。
二、上电与参数设置
上电启动:
接通电源,观察设备指示灯,确认设备正常启动。
基础参数配置:
通过设备面板按键、配套软件或手机APP进入设置菜单。
输入管道参数:设置管道形状(圆形、矩形)、管径、材质、坡度等。
设置量水设施参数(如使用堰槽):选择堰槽类型(如巴歇尔槽号数),输入喉道宽度等关键尺寸。
校准液位零点:在管道无水或已知水位时,进行“清零”或“基准液位”校准,确保液位测量准确。
三、运行与监测
系统自检与运行:
设备启动后会进行自检,确认传感器信号正常。
观察显示屏或监控软件,确认液位、流速、流量等实时数据稳定、合理。
数据验证:
在初期运行阶段,可通过人工观测水位、使用便携式流速仪等方式进行比对,验证流量计读数的准确性。
远程监控(如配置):
将设备接入GPRS/4G、NB-IoT等无线网络,实现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或监控中心,进行远程查看、分析和报警。
四、维护与校准
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探头表面是否被油污、水汽凝结或生物膜覆盖,必要时进行清洁(使用软布擦拭)。
检查电缆、接头是否完好,设备箱体是否密封。
清理管道或堰槽内的淤泥和杂物,防止影响水流形态。
周期性校准:
根据使用环境和精度要求,定期(如每6个月或1年)进行现场校准,重新确认液位零点或使用标准方法比对流量数据,确保长期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