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明晓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1年

13176693069

蒸发冷凝器的轴流风机有哪些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5/8/15阅读:84
分享:

蒸发冷凝器的轴流风机是空气动力系统的核心,其故障会直接影响设备换热效率,甚至导致停机。常见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性能衰减三类,具体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机械故障(运行中异响、振动、卡阻)

1. 轴承磨损或损坏

现象:风机运行时发出 “嗡嗡" 异声或 “咯噔" 摩擦声,振动明显增大,严重时轴承温度骤升(超过 70℃)。

原因:

润滑脂不足、老化或混入杂质(如粉尘、水分);

轴承安装偏斜,导致径向受力不均;

长期高负荷运行,轴承疲劳磨损。

解决方法:

停机后拆卸风机,更换同型号轴承(建议选择高温耐磨型,如深沟球轴承);

清理轴承腔,加注新润滑脂(锂基脂为主,用量为轴承腔的 1/2-2/3,避免过多发热);

检查轴承座安装精度,确保轴与轴承同心。

2. 叶轮不平衡或变形

现象:运行时剧烈振动(振幅超过 0.1mm),机身共振,叶片可能与壳体摩擦产生 “刮擦声"。

原因:

叶轮积灰、结垢(尤其潮湿环境,灰尘附着叶片);

叶片受外力撞击变形(如安装时磕碰);

叶轮与轴连接松动(键槽磨损或紧固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

清除叶轮表面的积灰、水垢(用高压水枪冲洗,避免叶片腐蚀);

校正变形叶片(轻微变形可手工调平,严重时更换叶轮);

重新紧固叶轮与轴的连接(更换磨损的键或螺栓,涂抹螺纹胶防松);

对叶轮进行动平衡测试(失衡量超过 5g・mm 需配重校正)。

3. 皮带传动故障(针对皮带驱动型)

现象:皮带打滑发出 “尖叫" 声,风机转速下降(风量不足),皮带表面磨损、开裂或断裂。

原因:

皮带松紧度不合适(过松打滑,过紧导致轴承负荷过大);

皮带轮平行度偏差(两皮带轮不在同一平面,导致皮带偏磨);

皮带老化(长期高温环境下橡胶硬化)。

解决方法:

调整皮带张紧度(按压皮带中点,挠度为 10-15mm 为宜);

校正皮带轮平行度(用水平仪或激光对中仪,偏差≤0.5mm);

更换老化皮带(选择同型号三角带,避免混用不同品牌)。

二、电气故障(无法启动、电机过热、跳闸)

1. 电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后立即跳闸

现象:按下启动按钮后电机无反应,或断路器 / 热继电器立即跳闸。

原因:

电源缺相(如电缆断线、接触器一相触点烧蚀);

电机绕组短路或接地(绝缘层老化破损,万用表检测绝缘电阻<0.5MΩ);

叶轮卡阻(如叶片与壳体摩擦、轴承抱死,导致启动电流过大)。

解决方法:

用万用表检测电源三相电压(确保 380V±5%,缺一相需排查电缆或接触器);

检测电机绝缘(绕组对地、相间绝缘,短路或接地需重绕绕组或更换电机);

手动盘动叶轮,检查是否卡阻(清除异物,修复摩擦部位)。

2. 电机过热(外壳温度超过 80℃)

现象:电机表面烫手,运行中突然停机(热继电器保护动作),可能伴随绝缘烧焦味。

原因:

过载运行(风机风压过高,如风道堵塞导致电机负荷超过额定功率);

散热不良(电机风扇损坏、散热片积灰,或环境温度过高>40℃);

绕组匝间短路(部分线圈短路,电流增大,发热加剧)。

解决方法:

清理风道堵塞物(如壳体入口杂物、除水器积灰),降低风机阻力;

修复或更换电机散热风扇,清理散热片积灰;

检测电机电流(三相电流不平衡度>5% 需停机检查,匝间短路需维修绕组)。

3. 接线端子故障

现象:端子盒内冒烟、有火花,电缆接头过热发黑。

原因:

接线松动(长期振动导致螺栓松动,接触电阻增大);

电缆线径不足(电流过大,导线发热);

端子氧化或被腐蚀(潮湿或腐蚀性环境)。

解决方法:

断电后重新紧固接线端子(涂抹导电膏减少接触电阻);

更换适配线径的电缆(根据电机功率计算,如 15kW 电机需≥4mm² 铜线);

清理氧化层,对端子盒做密封处理(加装防水接头,避免潮气进入)。

三、性能衰减(风量不足、风压下降)

1. 风量明显降低

现象:设备换热效率下降(介质出口温度升高),用风速仪检测出风口风速低于设计值(通常<2m/s)。

原因:

风机反转(电源相序接反,叶轮旋转方向错误);

叶片角度偏差(安装时叶片角度未按设计调整,或长期运行后角度变形);

进风口堵塞(如防护网积灰、杂物遮挡,进风量减少)。

解决方法:

调整电源相序(交换任意两根火线,确保叶轮按标识方向旋转);

重新校正叶片角度(按厂家参数调整,如 10°-15°,确保所有叶片角度一致);

清理进风口杂物、防护网积灰(定期检查,尤其粉尘多的环境)。

2. 风压不足

现象:空气无法克服设备阻力(如管束积灰、风道狭窄),导致气流速度慢,湿热空气排出不畅。

原因:

风机选型偏小(设计风压低于设备实际阻力,如高海拔地区未修正参数);

叶轮磨损(叶片边缘磨损变薄,风压降低);

风道漏风(壳体缝隙、检修门未关紧,导致风压损失)。

解决方法:

核算设备阻力,必要时更换高风压型号风机(尤其高海拔或改造后的系统);

更换磨损的叶轮(选择加厚叶片,提升耐用性);

密封壳体缝隙(用密封胶或石棉绳封堵,确保风道气密性)。

四、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每 3 个月检查轴承润滑、叶轮清洁、皮带松紧;每半年做一次全面巡检(含电气检测、动平衡校准)。

环境适配:腐蚀性环境选用防腐电机(如玻璃钢外壳),高温环境选择 F 级绝缘电机,粉尘多的场景加装进风过滤器。

记录台账:记录风机运行参数(电流、温度、振动值),对比历史数据及时发现异常(如电流突然增大可能是卡阻前兆)。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