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信息 |
当前位置:山东环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我国河流水质监测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如前所述,国际上的水质监测始于 19 世纪末,与之相比,我国河流水质监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迅速。目前,我国有两大水质监测系统。(1) 我的水质监测
自1956 年起,我国在全国 500 多条大、中河流上相继建立了 900 多个水质监测站,对河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气体、主要离子和营养元素等进行监测,20 世纪 70 年代后增加了对常见污染物参数的监测吧,1986 年完成的全国水质监测网的新规划,至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站点约 2800 个,覆盖了全国主要的江河湖库,其中与水文站结合,可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站点占65%。
(2) 我的水质监测
自 1979 年起,我开始在全国各大水系上设立水质监测断面,着重对反映水污染状况的多项水质参数进行监测,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监测站
河流水质原理及中国河流水质
点大大增加。我与门的水质监测网在站点布置上有所分工和配合,前者监测站点的布设充分考虑了河流自然属性的要求,后者的监测站点主要布设在城市和工业区域的河流上。
此外,在 1979~1994 年,我国曾是环境监测计划/水质分计划(GEMS/water program) 的参加者,即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河湖上设立了4个监测站(长江武汉站、黄河济南站、珠江鉴庆站与太湖无锡站刀。此计划在我国 年的监测工作由卫生部中国医学的预防医学研究所执行,后转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执行。由于此项监测工作严格遵守了环境监测计划的统一要求,使所得数据与国际同类数据有很好的可比性。这是我国水质数据库中的珍贵财富。遗憾的是,1994 年后我国未继续参加此项性水质监测计划,实在是我国水质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