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运维领域,高空设备的电晕放电检测一直是个棘手难题。传统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风险。如今,机载紫外成像模块的专业巡检无人机正在改变这一现状。某省电网公司引入达万德福DWKJWORLD无人机载紫外成像系统,在最近一次500kV输电线路巡检中,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传统方式需要2天才能完成的检测任务,并成功识别出3处绝缘子串的潜在放电隐患。
达万德福DWKJWORLD这款专为电力巡检优化的无人机载紫外成像仪,集成了高灵敏度日盲紫外传感器和智能稳像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在30米外精准捕捉到380nm以下的微弱紫外信号,配合六轴云台稳定技术,即便在5级风况下仍能保持成像清晰度。在实际作业中,系统通过预设航线自动飞行,实时将紫外图像与可见光视频叠加回传,地面人员可即时判断放电严重程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创新的量化分析功能,能够自动计算放电强度并生成检测报告,大幅提升巡检效率。
在变电站设备检测方面,无人机载紫外成像仪展现出价值。某特高压站使用该设备对GIS设备进行扫描,成功发现母线筒体连接处的隐蔽性放电,而这类缺陷往往难以通过地面检测发现。系统配备的智能诊断算法可自动区分电晕放电、表面放电和内部放电等不同类型,准确率达到92%以上。夜间作业模式下,设备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能够识别出白天受日照干扰难以发现的微弱放电信号。
安全性能方面,该系统采用双重加密数据链,确保检测数据安全传输。防电磁干扰设计使其能在强电场环境下稳定工作,抗风能力达12m/s。模块化设计允许快速更换电池和传感器,单次起降可完成长达45分钟的连续检测作业。目前,该技术已在多个省级电网公司推广应用,累计发现各类放电缺陷1500余处,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无人机载紫外成像技术正逐步成为电力巡检的新标准。未来,结合5G传输和AI诊断的下一代系统将实现更智能化的缺陷识别和风险评估,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这项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巡检效率,更重新定义了电力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技术标准。
关注达万德福DWKJWORLD,获取更多电力行业知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