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中诚制药机械厂
初级会员 | 第16年

86-0731-84473275

草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1/9/27阅读:1192
分享:

【出处】
出自《药谱》。
1.《吴普本草》:乌头,正月始生,叶厚,茎方中空,叶四四相当,与蒿相似。乌喙,十月采,形如乌头,有两枝相合,如乌之喙也;所畏、恶、使与乌头同。
2.《雷公炮炙论》: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傍尖。乌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孕八、九个,周围底陷,黑如乌铁。
3. 陶弘景:今采用四月乌头,与附子同根,春时茎初生有脑,形如乌乌之头,故谓之乌头。有两歧共蒂,状如牛角,名乌喙

【拼音名】Cǎo Wū Tóu

【英文名】Kusnezoff Monkshood Root, Common Monkshood

【别名】堇、芨、乌头、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土附子、草乌、竹节乌头、金鸦、五毒根、耗子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等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2.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采收和储藏:当年晚秋或次年早春采收,将地下部分挖出,剪去根头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
1.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北乌头,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块根常2-5块连生,倒圆锥形,长2.5-5cm,外皮黑褐色。茎直立,光滑。叶互生,有柄;叶片近于革质,全形为卵圆形,长6-14cm,宽8-9cm,3全裂,裂片菱形,再作深浅不等的羽状缺刻状分裂,Z终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尖,二面均光滑,或有时微被毛。总状花序,或有时为紧缩的圆锥花序;花萼5,紫蓝色,上萼片盔形,长1.5-2cm,、侧萼片长1.4-1.7cm;花瓣2,无毛,有长爪,距长1-4mm;雄蕊多数,无毛;子房5个,稀有3-4个,无毛,花柱与子房等长。蓇葖果长1-2cm。种子有膜质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毒性】草乌70%酒精浸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38g/kg。草乌经6小时水煎后,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41.59±2.118g/kg。中乌头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2mg/kg,乌头碱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0.27mg/kg,北草乌头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42mg/kg,次乌头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1mg/kg,去氧乌头碱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90mg/kg。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5ml,振摇10min,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适量,用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231nm与275nm的波长处有Z大吸收。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醚15ml与氨试液1ml,浸渍1h,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5滴与0.1%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1滴,滴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2滴,置60℃水浴上加热1-2min,用冷水冷却,滴加稀盐酸调节Ph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和氯仿各1滴,振摇,下层认显紫色。
(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10%氨溶液1ml后,用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以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用二氯甲烷配制成1mg/1ml的对照品溶液。在硅胶GF254板上点样品及对照品溶液各4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挥去溶剂,以碘蒸气熏后,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各斑点均现紫污色。

【炮制】制草乌: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草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头风头痛;中风不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阴疽肿毒;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注意】阴虚火旺、各种热证患者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