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中控流量计的发展

时间:2009-12-15阅读:2172
分享:

结构日趋简洁、轻便

 早期流量仪表为纯机械就地显示,如容积式流量计。不仅结构复杂笨重,重量/口径比很大;且其中的转动件因磨损需经常维修。随着工业管道口径日益增大,插入式仪表以其结构简单、轻巧、拆装简便,日益受到用户青睐,而近十年发展zui快的电磁、超声流量仪表,管道中更是没有任何转动件、阻力件,结构更为简洁,且压损小,准确度高,是zui有发展潜力的流量仪表。

功能力求完善、多样

早期流量仪表为就地显示(如容积、转子),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已不能适应工艺要求数十台仪表集中显示、调节、控制。有必要将传感器(也称一次表,如孔板、喷嘴、内锥)与变送器(也称二次表)分离开。并将流量参数转换为电参数,远传至中央控制室。随着工业规模再扩大,模拟信号已无法适应,输出信号需转换为数字信号,以适应现场总线系统、SCADA系统的要求。

    为增加仪表的可靠性,不少仪表已增加多达10余种自诊断功能。公司推出的智能电磁流量计,可自诊断如气泡、电极腐蚀、积垢、电极短路、流体导电率、非满管、衬里损坏、外部磁场等多方面的仪表状况。

    仪表功能的多样化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如超声除测流量外,还可测流体成分,声速;科氏除测流量外,还可测流体密度。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