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新技术可直接干扰癌细胞基因以治疗癌症

时间:2010/3/24阅读:686
分享:




        英国《自然》杂志21日刊登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利用纳米级别的微小载体将特定的RNA(核糖核酸)送达人体癌变部位,从而干扰了癌细胞的基因并起到治疗作用。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种直径仅为70纳米的微小载体。这种携带了特定RNA的载体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可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发生癌变的部位,然后进入癌细胞释放出RNA,而剩下的载体物质由于太过微小可随着尿液排出。  

        RNA是基因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工具,这段人为添加的RNA可以干扰癌细胞中原有RNA的作用,使其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对患有皮肤癌的病人使用了这项新技术,结果发现它可以阻碍名为RRM2的目标基因发挥作用,使得患者癌细胞中相应的蛋白质减少,从而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研究人员马克·戴维斯说,通过选择所使用的RNA,这项技术可以阻碍任何基因发挥作用,因此有望用于广泛治疗各种癌症。  

        这是实现在人体中利用RNA干扰来治疗癌症的研究。外加RNA可以阻止特定基因发挥作用的现象称为“RNA干扰”,由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他们因此荣获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初步临床试验证明,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可用于抑制人体中重要致癌基因的表达。  

        研究结果21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网络版。  



        纳米微粒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个研究小组研制出直径约70纳米的微粒。微粒包含两种聚合物、一种可绑定癌细胞表面接受器的蛋白质、名为siRNA的核糖核酸。  

        siRNA可以附着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抑制RRM2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对黑素瘤癌细胞繁殖起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将纳米微粒导入患者血液。微粒沿血管到达肿瘤,进入到细胞里。  

        一旦进入细胞,纳米微粒就会解体,释放出siRNA。微粒其余部分极小,随尿液排出体外。  

        2006年,两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RNA干扰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们试图将这一发现应用于临床,但面临如何让RNA找到目标的难题。  



        发出指令  

        研究项目带头人马克·戴维斯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在微粒中放入一个化学传感器。当它发现微粒已经进入细胞,就会发出‘可以’指令,然后微粒就会解体,释放出siRNA。”  

        接受siRNA疗法的黑素瘤患者肿瘤活组织检查显示,进入肿瘤细胞的纳米微粒数量与导入的纳米微粒剂量相关。  

        接受疗法后,患者的mRNA和RRM2水平都有所下降。  

        在接受纳米微粒剂量zui多的一名患者身上,研究人员检测到一段mRNA,它显示,siRNA明显对mRNA发生作用的位置正是研究人员预计RNA干扰机制会起作用的位置。  

        研究人员说,所有这些表明,在人体中系统地控制siRNA可以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更多试验  

        为确保这种疗法安全,研究人员需要获得更多临床试验数据。  

        戴维斯希望瞄准特定基因用药的疗法不会带来严重副作用。“我想让肿瘤消失,同时保持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现在向着这个目标又迈进一步,”他说。  

        科学家们欢迎研究成果,但认为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托马斯·图施尔说:“这些纳米微粒……能到达组织并产生可衡量的显著效果,这令人激动。”  

        但他认为研究数据获得于个别患者,“希望今后能确认他们的发现”。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专家丹尼尔·安德森说:“在动物身上我们获得大量激动人心的数据,但这些疗法是否有用zui终要在人身上得到评估,因此,这是一项重要成果,但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欧飒)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