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尽享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2007年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
2007年,医疗体制改革启动,政府将加大基础公共卫生网络的投入,无疑会给生产商带来较大市场空间。据调查报告显示,国内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
这也就预示着它们需要更新换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有县及县以上医院1.3万家,乡(镇)卫生院5.2万家,医院数达300多万张。如果国内1.3万家县级以上的医院,都能基本达到日本1980年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标准(每100张床位为人民币80万元),那么,我国设备市场的增量空间超过240亿元。
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国内县(市、区)总数的60%,2008年在国内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从人均卫生医疗费用看,目前城市为1261元,农村为301元。假设如果农村人口分别用5年、10年、15年达到城市人均卫生医疗费用的水平,农村人均卫生医疗费用年均增长33%、15%和10%。这对于国内中低端的品牌公司而言,将构成重大利好。
除了规模以外,我国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据统计,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市场规模的75%,远高于45%的水平。今后,我国的功能应当从单纯诊断、**和化验,向诊断、**、检验、分析、康复、理疗、保健、强身等多功能方面延伸。可以预见,2007年及未来几年,中国医药器械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时期。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目前,市场正在向优异化方向发展。我国市场以每年近10%的速度在增长,而优异医疗设备销售更是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我国医药机械产业的优异市场却长期为国外企业所占据,国产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优异市场的份额不足1/3。
中国优异医疗设备的市场大多是飞利浦、通用电气和西门子3家的产品。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除了迈瑞等少数几家,都因技术不足、稳定性欠佳而几乎无望涉足这个领域。
在我国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威尔科技、万东医疗和新华医疗作为我国细分行业中常规产品生产商,在国内占有较大的。但是由于行业作为一种高技术产业,面临国外跨国企业的竞争,那么我国企业应该怎样才能赢得优异呢?并根据行业发展环境、趋势,制定发展策略呢?在国内医学专家、经济学者的带头下,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国家、国家、国家食品、中国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报》、中国行业研究网等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重点分析了下列问题:中国技术和市场现状、主要生产区域的经济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其中重点对行业经营状况和电子仪器、一次性医疗器具、生物医疗器材、、、等产品的技术与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各类产品的技术概况、发展趋势、进出口分析、竞争分析、、市场潜力、市场分布、产品销售与方式、医疗机构购买的决策过程,以及行业的市场预测,并对投资者和生产企业提出了建议。
报告内容丰富、详细,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分析深入、透彻,且有独到的见解,为企业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进入、退出、整合、升级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和有力的参考依据。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