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发生跳、合闸线圈烧毁事故,*,跳、合闸线圈设计时都是按短时通电而设计的。跳、合闸线圈的烧毁,主要是由于跳、合闸线圈回路的电流不能正常切断,至使跳、合闸线圈长时间通电造成的。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电气元件,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断路器接受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跳、合闸命令,并要求以毫秒级的速度去执行跳闸动作,以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 因此,要求断路器在投运中,能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并能令行禁止。尤其不允许出现有跳闸命令时,断路器拒绝跳闸的现象。 电力部门在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NDGJ8-8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都要明确要求各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重要设备和线路继路器的合闸回路等等,均应装设监视回路完整性的监视装置。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断路器二次回路完整性监视方法有四种:一是采用简单直观的红(绿)灯回路直接监视;二是采用跳(合)闸位置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启动中央信号的间接监视;三是部分制造厂提供的操作箱中,配合有在合闸状态下的跳闸回路完整性监视信号灯(氖灯),四是串接高内阻继电器于跳闸回路。 上述四种监视方式的分析发现,前三种方式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断路器合闸后合闸回路完整性失去监视,断路器跳闸后跳闸回路完整性失去监视,都属于非全工况监视。 第四种方式的跳闸回路属于全工况监视,合闸回路仍属于非全工况监视。所以在合闸状态下,跳闸后能否再合尚属未知,供电可靠性将失去保证,仍然不是真正的全工况监视。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改进。更重要的是,以上四种方式都不具备跳、合闸线圈的保护功能。 本文结合电力系统时有发生的断路器跳闸、合闸线圈烧毁现象,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同时具备跳、合闸线圈保护和跳、合闸回路全工况监视双重功能。 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保护器原理 鉴于引言中分析的原因,很有必要引入一种保护装置,在断路器辅助触点切换不正常或者操作机构卡死时,能够及时地断开跳、合闸线圈回路,避免跳、合闸线圈长时间得电而烧线圈事故。该实现原理正是基于以上分析而得出。 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保护器原理如图1所示,它包括如下几部分:通信环节、数据采集环节、控制接点输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