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网市场监管难的原因分析
随着光纤宽带的发展和光纤到户的快速普及,国外监管机构也普遍认为光纤到户的“Z后一公里”监管难度很大,光纤到户带来的网络拓扑变化对传统的LLU管制提出挑战。就我国而言,由于政府对驻地网的监管缺位,造成上述驻地网市场秩序混乱。
一是政策和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非常明确,但一直以来政策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有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对驻地网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也没有纳入房地产开发的审查要件,在审查环节没有设置严格的控制点,导致多数开发商忽视、推诿、拒绝承担驻地网建设责任,反而将成本转嫁给电信运营商,增加了国家的投资负担。
二是监管涉及的政府部门众多,权力分散,无法做到有效协同。光纤到户下与驻地网的管理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1)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驻地网的设计审查、建设管理、验收审核等。(2)国土规划局,负责规划审查。(3)房产局,负责管理物业公司。(4)通信管理局,负责审核建设资质、运营资质及规范市场秩序。(5)经济和信息发展委员会,负责光纤发展、信息化建设。(6),负责质量监督、工程验收。根据国家政策,众多管理职能分散在上述政府部门,只有上述部门有效协同,严格把关,才能真正落实好国家政策。
三是驻地网专业化管理难度大。由于驻地网建设维护既涉及固定宽带,又包括移动通信;既覆盖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又包括开发区、经济区、商务区、专业市场,建设场景复杂多样,通信技术的演进快、专业性强。当前驻地网规范化建设和运营维护更多地依靠通信企业的自律。由于专业性太强,单靠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难以做到专业化管理。
=========联=系=我=们============
(黄)手 机:
电 话:
传 真:
/st37985
/b2b/hhcocbi
www.ybzhan.cn/st25075
/hhcocbi/
/c_hldxdl/
三是组网结构复杂,技术标准不一,维护压力大。随着驻地网对民资开放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涌入驻地网建设和运营市场,各方选用的组网模式和技术标准不统一,而中小运营商则没有统一组网模式和规划,更没有严格执行驻地网技术规范,由此带来的驻地网组网水平、技术性能参差不齐,且多方重复建设驻地网,导致驻地网维护难度大,消费者宽带服务质量感知下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是多方博弈,损害用户权益。驻地网建设运营中利益主体众多,涉及电信运营商、民营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排他性协议,独自投资驻地网建设并取得小区的*控制权;房地产企业通过对驻地网“进入权”的控制转嫁驻地网建设成本,为节约成本默许无经营资质的企业违规承揽驻地网建设和经营,造成质量低下;物业公司对运营商的进入提出高额入场费和经营分成等不合理要求,加大了合规运营商的经营成本,也侵犯了用户自由选择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权利。上述行为均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