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曾有电缆企业以1000 万的价格公开竞标某电缆项目,公布竞标结果时,同行竟然以700 万的价格成功竞得标的。经过技术人员核算,投标价比原材料成本还要低。可想而知,这样,即使这个标中了,生产出的产品会如何。其结果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用假冒原材料,电线电缆原材料的性能不达标;二是偷工减料,导体不达标;三是产品在数量上缩水,短斤少两,供货数量不达标。只有如此,才能Z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大多数厂家都会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次品电缆流入社会,这就必定会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而Z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明星电缆的不规范运作。在采访中,徐亚楠告诉本刊记者,在竞争激烈的状况下,采用低价中标,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方法的,不只是一些小企业,为了拿到订单,一些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同样会不得以而为之。
在电线电缆招投标的过程中,“中标”为业内人士所诟病。所谓中标法,就是在招标投标时,谁的报价Z低,就由谁中标的评标方法。这种简单易行的操作节约了招投标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但实际过程中,中标必须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企业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诚信为前提基础,就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健全程度来看,中标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担忧。
据上海高桥电缆集团上海徐亚楠介绍,目前电线电缆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围标、骗标、串标等问题,但Z突的问题仍是低价中标、中标,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