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国在运行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由于现阶段我国建造的核电机组一般是百万千瓦,要达到这个目标,就相当于要建造58个~60个的机组。
"目前在运的核电站总功率大概可以达到1800万千瓦,在建的大概是28个机组,约为3000万千瓦。而一般核电机组的建设周期是5年~6年,目前在建的28个机组如果到2020年全部运行投产,加上在运的1800万千瓦可达4800万千瓦的功率,也就是说,离2020年的目标还有1000万千瓦,差不多还需要建设10个机组。"赵成昆表示,扣掉建设周期,如果要达到2020年的5800万千瓦目标,今明两年要有10台~12台机组开工建设才能达到目标。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关于启动沿海核电项目的座谈会,希望早日落实中央此前关于"在采取Z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的要求。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拟定*4个共计逾1000万千瓦沿海核电项目的开工安排,其中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有望成为*获准启动的新项目。
而另有消息称,有望于今明两年开工的沿海核电项目是:山东荣成CAP1400示范项目、红沿河核电二期、徐大堡核电项目、三门二期、海阳二期、陆丰一期和福清三期。
沿海核电重启看来已成定局。那么,在核安全监管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了下一阶段核电项目评议会,组织专家对各个技术路线的堆型进行评价,包括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形成共识后方案近期有望上报国务院。
有关核电重启的预期又一次拨动了各方的神经。
从全国两会到能源委员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半年以来,中央高层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场合表态"抓紧建设沿海核电项目"。国内待批的一批项目厂址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众说纷纭的核电重启大幕下,不管是传闻中的"*四地六项目",还是"成熟一个,核准一个"的审批思路,抑或是知情人士所称的"红沿河二期项目Z快10月开工"。当各方对核电重启满怀预期时,新建核电的必要性及其安全保障同样值得关注。
新建核电势在必行
"我国现在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向社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减少45%。这个目标要实现起来是有难度的,所以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指出,"我国目前需要实现从低端产业向产业的转变,而核电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核电的建造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链中的设备制造业,一个机组建造的成本中差不多一半是设备。"
赵成昆指出,太阳能、风能等近些年虽然也有很大发展,但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样装机100万千瓦的核电与100万千瓦的风能相比,风能每年可供发电的有效时间大概是2000小时,而核电的运行可以达到8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