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劲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2013年艾滋病疫苗研制获重大进展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传播: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尽管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科学家过去数年间不断探索,但对努力方向是否正确他们并无太大把握。然而,过去几年间发生的两起转折性事件,使科学家们看到了曙光。
*起转折性事件是美国和泰国联合开发试验的新型艾滋病疫苗,可使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 美国和泰国公共卫生部等机构2003年实施了RV144项目,旨在研究疫苗防止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能力。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的,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功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此前的试验显示,这两种疫苗独立使用时均无效果。
“联合疫苗”试验始于2003年10月,试验对象是在泰国选取的1.6万多名年龄在18岁至30岁的志愿者。其艾滋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且其感染风险与普通人群的平均水平相当。其中,一组志愿者被注射了“联合疫苗”,另一对照组则只被注射了安慰剂。结果显示,在8197名接受疫苗注射的志愿者中,51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在对照组的8198人中,有74人感染,即注射疫苗组感染风险降低了31.2%。
第二起转折性事件是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专家发表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三种强力抗体,其中zui强的可以使91%的艾滋病病毒(HIV)毒株失活,比目前为止发现的任何艾滋病抗体都要有效,进而朝着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