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巧合还是“钓鱼”执法?
对于此事,上海媒体记者采访了上海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乘客要求的停车处与执法部署相重合?
答:如果不当场发现违规,执法部门也没法认定是非法营运。打击非法营运的执法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问:仅凭乘客的一面之词,是否可以认定孙中界从事非法运营?
答:此事中,乘客愿意出来作证,但并不清楚他有没有录音。执法部门将按照正常的程序执法。如果此事进入法律诉讼阶段,该证人证言可以呈堂提供。但通常情况下,一般采取不见面原则。
问:执法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误认,并挫伤乐于助人司机的积极性?
答:可能性不大,如果当事人有异议,可以进行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法律保障手段。
背景上海“钓鱼执法”事件频发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8日,上海市民张军就遭遇了“钓鱼执法”,他的“长安福特”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子捂住腹部,声称“胃痛”,要求张军搭载一程。7分钟后,该男子“*没有了胃疼的样子”,并主动提出,“我给你10块钱”。张军称,他当时立刻表示,“我是私家车,你胃疼才载你的,不要你钱”。两分钟后,“长安福特”应男子要求,转弯,停下。该男子试图拔出该车钥匙,并与张军扭成一团。七八名身穿黄绿色制服的执法人员包抄上来。张军随后被执法人员强行押入一辆面包车,“长安福特”遭到扣押,那位男乘客则不知去向。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认定张军为“非法营运”,并处以1万元的行政罚款,交付罚款10天后可取回扣押车辆。张军认为自己是“被钓的鱼”,并把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告上法庭,要求其撤销行政处罚并承担诉讼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