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温压补偿涡街流量计
空气流量计
喷嘴流量计
流量计
空气流量计 标准孔板流量计 喷嘴流量计 温压补偿涡街流量计 智能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手持式超声波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V锥流量计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均速管流量计 威力巴流量计 电池供电超声波流量计 靶式流量计 数显流量计 流量计、数显流量计 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蒸汽流量计 江苏信仪仪表厂家流量计、智能流量计、液体流量计 江苏信仪厂家供应智能 电磁流量计 流量计 手持式超声波流量计,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非接触介质测量 涡街流量计 /温压补偿式流量计/ 智能涡街流量计/ 插入式涡街流量计 流量计、硫酸电磁流量计 、砂浆水泥电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柴油流量计、汽油流量计、机油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分体式电磁流量计 智能超声波流量计/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 智能涡街流量计、涡街流量传感器 水蒸汽流量计/饱和蒸汽流量计 DN15-300电池供电超声波流量计 安全型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普通型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高压透镜垫孔板 苯流量计 渣油流量计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左进右出) 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 管道流量计 侧装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小口径水平型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小油量油流量计 重油流量计 石油流量计 汽油流量计 燃油流量计 原油流量计 液压油流量计 汽油*流量计 柴油*流量计 食用油流量计 液体涡轮流量传感器 气体智能涡轮流量计 一体输出型涡街流量计 分体智能型涡街流量计LUG 电磁水表 污水流量计 盐酸流量计 水煤浆流量计 水平型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防爆型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高压电磁流量计 XY旋进旋涡流量计 XY涡街流计量 XY电磁流量计 偏心孔板流量计 圆形孔板流量计 角接钻孔取压孔板流量计 角接环室取压孔板流量计 径距取压孔板流量计 煤碳旋进旋涡气体流量计 冶金旋进旋出气体流量计 化工旋进旋涡气体流量计 石油旋进旋涡气体流量计 低流速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小流量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一般汽体涡街流量计 饱和蒸汽涡街流量计 过热蒸汽涡街流量计 一体式电磁流量计 分体式电磁流量计 纸浆电磁流量计 矿浆电磁流量计 盐溶液电磁流量计 酸碱电磁流量计 洁净水电磁流量计 智能型防腐电磁流量计 金属转子流量计 插入式电磁流量计 环形孔板流量计 管道式有机玻璃转子流量计 智能靶式流量计 插入式靶式流量计 插入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标准孔板 智能电磁流量计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 蒸汽涡街流量计 面板式有机玻璃流量计 椭圆齿轮流量计 旋进旋涡气体流量计 腰轮流量计 玻璃转子流量计
变送器仪表
配电器
隔离器
安全栅
压力仪表
电线电缆
显示仪表
校验仪表
液位仪表
温度仪表

如何使超声波又便于改进和扩充

时间:2011-9-6阅读:1040
分享:

如何使超声波又便于改进和扩充
1 智能超声波距离提示器
1.1 什么是超声波测距
超声波是指超过人的听觉范围以上(16KHZ)的声波。近二、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及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使超声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超声技术是一门以物理、电子、机械、及材料学为基础的通用技术之一。超声技术是通过超声波产生、传播及接收的物理过程而完成的。超声波具有聚束、定向及反射、透射等特性。
超声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声速、衰减、反射、声阻抗等)来实现对非声学量(如密度、浓度、强度、弹性、硬度、粘度、温度、流速、流量、液位、厚度、缺陷等)的测定。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的界面,将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衰减等现象,从而使传播的声时,振幅,波形,频率等发生相应变化,测定这些规律的变化,便可得到材料的某些性质与内部构造情况。与传统超声技术*不同,新的超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在不破坏媒质特性的情况下实现非接触性测量,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实现在线测量。
 
1.2 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
为了研究和利用超声波,人们已经设计和制成了许多超声波发生器。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器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电器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雅典市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
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震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外未加电压,当共振板接受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做震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点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受器了。
 
2 研究的意义
2.1 超声波用于距离测量的优势
由于超声波频率较高,沿直线传播,绕射小,穿透力强,指向性强,传输过程中衰减少,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遇到杂质或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它的应用就是按照这两个特点展开的。
超声波与一般声波比较,它的振动频率高,而且波长短,因而具有束射特性,方向性强,可以定向传播,其能量远远大于振幅相同的一般声波,并且具有很高的穿透能力。
 
2.2 超声波研究的意义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智能超声波测距,虽其在功能上是不能与商品的,高精度的智能超声波测距仪相比的,但优点在于系统规模较小,器件更换容易,成本低,有一定灵活性。但不适宜用于测量过于或者过大的距离,容易产生误差。
 
 
3 研究的关键技术
3.1 频率发生
本设计中共用到了两个重要的频率,为了实现输出频率的性,在设计时用到了单片机,因为频率发生电路是整个电路的核心,有单片机发生的频率必须准确,否则测得的距离显示会产生很大误差。在考虑整体方案的时候,也想到用一片单片集成电路来完成频率信号的产生及其分类工作,也*可以实现电路的功能,但是要想实现高精度要求,有些困难。zui后还是选择用单片机来完成频率的产生工作。
*个频率,超声波的发射中心频率,信号本来就是40kHz,并由单片机的P3.0口输出。这是由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由软件编程所产生,具体需要由程序来设定。
第二个频率就是单片机进行数码显示的计数频率,在计算之前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设计的超声波测距精度是多少,而在本设计中,设计精度为lcm,也是0.01m,超声波发射器的声波传播到反射物,再由反射物反射到接收器,所传播的距离为2倍测量距离,而大家知道,声波在标准气压下15℃的传播速度为341m/s,因此,我们要设计成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超声波所传播的距离为0.02mm,这样便可以计算出定时器的溢出频率是341/0.02=17.05×;10 ,也就是17.05kHz,这样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测的距离便为0.01m。N个周期所测的距离为N×;0.01m,N个周期有N个方脉冲,也就是说,计数器测得的脉冲数N即为被测距离,不过其单位为0.01m,因此应把计数显示器的小数点点在百位数和个位数之问,那么示值是以“米”为单位,其zui大显示值为9.99m。
 
4 超声波设计方案
4.1 实现功能
本设计主要的实现功能如下:
由单片机产生频率为40kHz的方波脉冲信号,超声波发射端发出信号,遇到障碍物返回,被接收端接收到。由单片机计算出探头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被测距离。
技术指标:
设计精度为lcm,也就是0.0lm。可测量距离由0m至9.99m。
4.2 系统结构
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单片机(89C2051),LCD(数码管显示),集成运放(CX20106),集成放大器(LM386),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
4.3 系统方案
要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顺利的工作,就得有一个好的硬件和软件。
本方案以单片机ATMEL 89C2051为核心,通过对其进行软件编程,实现该单片机对其外围电路的适时控制,并提供给外围电路各种所需的信号,包括频率振荡信号、数据处理信号等等,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难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该种设计方案大大节省了设计成本,并且由于是采用软件编程技术,所以其移植性能好,在设计电路时可以将其他更多的功能设计进去,而我们在设计电路板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目的焊接元件。
在初始方案设计时,我打算在超声波发射端使用RS触发器CD4013作为门控电路,当R=1;(S=0)时复位,即Q=0;S=l(R=0)时置位,当上电复位时,D触发器CD4013的Q脚输出低电平加到单片机的P3-3口,不启动内部计数器,处于等待状态。
在超声波接收端设计了一个信号放大电路,采用两级同相交流放大器,通过参数设置,每一级放大了约20倍,这样经过两级放大后,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就被放大了几乎是400倍,完够被后续检测电路检测到。接收传感器L2将反射的超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后,由放大器放大后再送到由U1B、U1C等组成的斯密特整形电路整理成规范的方脉冲。电阻R11和电位器R12为同相端提供直流偏置电位。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很好地稳定运放 A741的直流工作点,不致于使其同相输入端出现浮动状态,而造成输入信号不稳定。
由于本超声波测距系统精度要求是lcm,故本人在进行距离显示电路部分的设计时用到了三个数码管,其可以显示范围为0.Olm至9.99m,为了节省硬件开销,本距离显示电路没有使用译码器,而是直接有效地利用了单片机的有限端口来进行译码显示,但是zui后由于仍然缺少一个端口,故用到了一个二一四译码器74LS139。
经过老师指导,对初始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将原超声波发射电路改成用芯片LM386发射,不使用原有的门控电路。原超声波接收电路改成用集成CX20106,省掉了之前的放大电路。由于采取了系统优化方案,大大节省了单片机的接口,原本因为单片机机接口不够而扩展的74LS139芯片被省略,数码管位选直接接在单片机接口上。这些优化大大简化了设计的复杂度和焊接时的困难度。
在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来编程,用C语言来编写目标系统软件,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且明显地增加软件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