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式热电偶习惯上又被称为手持式热电偶,是测量各种形状的固体介质的表面温度以及测量液体、气体的温度。手柄式热电偶使用范围很广,不受物体表面的形状限制,外形轻巧,携带方便,由于手柄式热电偶具有直径小、可弯曲、抗震动、热响应时间快和紧固耐用、可靠性高等优点,该产品与数字显示仪配合使用可直接测量并显示不同生产过程中0~1200℃范围内的各种介质的温度,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造纸、橡胶、塑料、陶瓷、粮仓等工业部门、企业。
对于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即测温点的选择是zui重要的。测温点的位置,对于生产工艺过程而言,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制的意义。
手柄式热电偶影响因素
插入深度的影响:
当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会有热损失。致使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总之,由热传导而引起的误差,与插入深度有关。而插入深度又与保护管材质有关。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入深度应该深一些(约为直径的15—20倍),陶瓷材料绝热性能好,可插入浅一些(约为直径的10-15倍)。对于工程测温,其插入深度还与测量对象是静止或流动等状态有关,如流动的液体或高速气流温度的测量,将不受上述限制,插入深度可以浅一些,具体数值应由实验确定。
响应时间的影响:
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zui快也要在5min以上。 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
热阻抗增加的影响:
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偶,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渣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使指示温度偏低。因此,除了定期检定外,为了减少误差,经常抽检也是必要的。例如,进口铜熔炼炉,不仅安装有连续测温热电偶,还配备消耗型热电偶测温装置,用于及时校准连续测温用热电偶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