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酶联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

时间:2012/10/12阅读:1224
分享:

[检测方法]  ELISA法

    [方法学原理]  用精制的基因工程表达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加患者血清后,如患者血清中有相应抗体,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此基础上加入酶标记抗原,即可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复合物。再加入酶底物,底物经酶分解后显色,即为阳性反应。反之,若患者血清中无相应抗体,则酶标记抗原就不能与包被抗原相结合,从而加入酶底物不会显色,此为阴性反应。
    [标本准备]  静脉血2ml,不抗凝。
    [试剂]
    1.TP酶标板
    2.TP阳性对照
    3.TP阴性对照
    4.TP酶标试剂
    5.显色剂A
    6.显色剂B
    7.终止液
    8.浓缩洗涤液
    [仪器]  酶标仪或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
    [检测步骤]
    1.配制洗涤液  将50ml浓缩洗涤液(20X)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1 000ml备用。
    2.根据标本数量,将酶标板条固定于板架上,每板设阴性对照2孔,阳性对照2孔,空白对照1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相同)。
    3.加酶  每孔加100gl酶标试剂。
    4.加样  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检样品,阴性对照、阳性对照20u1,振荡混匀。
    5.温育  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环境中温育60min。
    6.洗涤  小心将封板膜揭掉,用洗涤液充分洗涤6遍,后一次尽量拍干。
    7.显色  每孔加显色剂A、B各50ul,轻轻混匀,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环境中避光显色15min。  
    8.测定  每孔加终止液50gl,混匀,以空白调零点,用酶标仪450nm波长测定各孔OD值。
    [结果判定]
    1.临界值(cutoff)计算cutoff=阴性对照孔OD均值+0.18。
    2.阳性判定  样品OD值≥cut off值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3.阴性判定  样品OD值
    [正常参考值]  TPAb阴性
    [注意事项)
    1.检测必须符合实验室管理规范和生物安全守则的规定。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穿工作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2.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在正常情况下,本试验阴性对照孔OD值应≤0.10,阳性对照孔OD值应≥0.80。若阴性对照>0.10,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应重新操作。
    3.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置室温环境中平衡15~30min后再用,未用完的微孔条用自封袋密封保存。
    4.洗涤液可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洗涤时各孔均需加满洗涤液,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使用洗板机洗涤时应设置30~60s的浸泡时间。
    5.不同批次试剂不能混用,封板膜为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使用。
    [临床意义]  以梅毒螺旋体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目前较好的检测方法。阳性见于梅毒螺旋体感染,但此类抗体除IgM外,即使经过足量抗梅毒治疗,仍能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甚至保留终身,因此不适于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但经治疗后,IgM比抗心磷脂抗体消失快。因此,TP-IgM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的一个重要指征。
    1期梅毒(硬性下疳,感染后l至数周)阳性率FTA—ABS为81%~87%,TPA为50%~60%,RPR为68%~76%,早期诊断TPA敏感性较低。2期梅毒(感染后8—10周左右),FTA-ABS、TPA和RPR阳性率均可达99%~100%。晚期及隐性梅毒FTA—ABS和TPA阳性率95%~100%,RPR下降至66%~68%。
    除梅毒螺旋体感染外,一些非梅毒螺旋体感染如品他、雅司等热带性密螺旋体感染症,口腔、齿槽及眼结膜等密螺旋体感染症亦可呈假阳性;SLE血清存在的抗核抗体,FTA-ABS可呈假阳性反应。
    以RPR为代表的梅毒血清学非特异性反应和以TP-Ab为代表的梅毒血清学特异性反应在临床应用上各有其优缺点,二者可联合使用。其结果解释见表。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比较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较多,无论哪一种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不到100%。因此,对可疑病例应采用2~3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