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159发布时间:2022-3-26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问题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重点。
近年来通过2000多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努力,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以PM2.5为特征的大气重污染成因,构建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
科技支撑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经过三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的PM2.5平均浓度从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32.7%;平均重污染天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
除此之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有汾渭平原累计完成了农村散煤治理1800多万户,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去年同比增长了26.2%,空气预报准确率接近了99%。
成效显著,但PM2.5浓度与一些国家仍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臭氧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京津冀秋冬重污染成因明确
由于取暖的原因,秋冬季会比平时额外增加大约30%的排放量。而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个秋冬季,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个秋冬季,治理措施的落实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结果。
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找准“病因"。通过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传输路径进一步清晰。研究表明,造成京津冀秋冬大气重污染主要有4大原因,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二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三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四是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
HA-CEMS3000燃烧尾气NOx分析仪
2020年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方向已定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