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仪表网

|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18015181778

technology

首页   >>   技术文章   >>   插入式巴类流量计起源由来

江苏·金湖金迪...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插入式巴类流量计起源由来

阅读:880      发布时间:2021-5-20
分享:

插入式巴类流量计(又称笛形均速管流量计)是根据皮托管测速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差压流量检测元件,它输出为差压信号,与测量差压的仪器仪表配套使用,可准确测量圆形管道、矩形管道中的多种液体、气体和蒸汽(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的流量,并以其精度高、压力损失小、安装方便等优点逐渐取代孔板和其它检测元件,在动力工业(包括核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和金属冶炼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各种方管或圆形管道的流量测量和要求的直管段长度较短的大管径大流量的测量,在风量测量中运用更为广泛。

  起源由来

  早在1738年,瑞士人丹尼尔伯努利以第一伯努利方程为基础利用差压法测量水流量。后来意大利人G.B.文丘里研究用文丘里管测量流量,并于1791年发表了研究结果。

  1886年,美国人赫谢尔应用文丘里管制成了测量水流量的的实用测量装置。

  20世纪初期到中期,原有的测量原理逐渐走向成熟,人们不再将思路局限在原有的测量方法上,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

到了30年代,又出现了探讨用声波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速的方法声波测量流量计流量的方法,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未获得很大进展,直到1955年才有了应用声循环法的马克森流量计的问世,用于测量航空燃料的流量。

  20世纪的60年代以后,测量仪表开始向精密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锁相环路技术的超声(波)流量计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流量计流量测量的能力,如激光多普勒流速计应用微型计算机后,可处理较为复杂的信号。

会员登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