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奥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扬尘监控系统
扬尘自动监测系统 PM10扬尘在线预警 PM10在线监测系统 颗粒物监测仪 PM10 TSP TSP.PM10.PM2.5监测 扬尘气象环境监测系统 扬尘污染智能监测仪 智能扬尘视频监控系统 粉尘 扬尘 扬尘污染联动雾炮报警仪 工地监测扬尘设备 广州扬尘 环保扬尘设备供应商 工地粉尘污染查询监测系统 扬尘一体化监测设备 环保在线监测 粉尘超标实时监控 工地环境颗粒物噪声在线监测 扬尘防治监测 道路粉尘监测 扬尘检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扬尘数据查询监控系统 固定式扬尘监测仪 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污染监控仪 扬尘监测 扬尘设备 扬尘系统 堆场粉尘污染自动监测 扬尘联动监管系统 扬尘超标报警仪 扬尘实时监测系统 工地扬尘噪声监测 扬尘监测仪 固定式施工粉尘在线监测系统 CCEP认证扬尘仪 一体化扬尘噪声监测仪 tsp.粉尘监控系统 扬尘污染监测系统 扬尘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扬尘噪声监测系统 扬尘实时监控系统 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噪声扬尘监控系统 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扬尘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工地环境扬尘实时监测设备 扬尘噪声实时检测仪 扬尘在线监测仪 工地扬尘监测系统 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系统 环境污染监控 扬尘噪声监测设备
扬尘传感器
负氧离子监测系统
噪声环境监测设备
气象监测站
无尘室吸尘器
PM2.5粉尘检测仪
无尘室环境监测
扬尘视频监控设备
空气质量监测站
室内环境监测仪
扬尘噪声监测系统
工地扬尘污染检测系统
搅拌站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VOCs在线监测仪
工地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
公路能见度及路面状况
油烟在线监测
车载式扬尘噪声监控系统
手持式扬尘检测仪
恶臭在线监测仪
道路积尘监测
水质监测系统
城市内涝
易燃易爆粉尘预警监测系统
大坝安全预警系统
辐射监测系统
应急预警喊话系统
校园防欺凌音频识别系统

江苏省重点强化堆场扬尘污染控制.持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时间:2021-7-30阅读:873
分享: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文件

苏环办〔2021〕80号

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堆场

扬尘污染防治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

现将《江苏省重点行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指导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3月10日

江苏省重点行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指导意见

(试行)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堆场扬尘污染控制,持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理、精细管控,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建立健全堆场扬尘管控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水。

二、工作目标

指导全省重点行业及施工场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物料储存、输送、装卸、运输等环节加强扬尘防控,规范防控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三、管控要求

(一)加强物料储存、输送环节管控。煤粉、粉煤灰、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等粉状物料采用料仓、储罐、包装袋等方式密闭储存,料仓、储罐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砂石、矿石、煤、铁精矿、脱硫石膏等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采用密闭料仓、封闭料棚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等方式进行规范储存,封闭料棚和露天料场内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范围覆盖整个料堆。封闭料棚进出口安装封闭性良好且便于开关的卷帘门、推拉门或自动感应门等,无车辆通过时将门关闭。防风抑尘网高度高于料场堆存高度,并对堆存物料进行严密苫盖。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上料口设置在封闭料棚内,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皮带通廊、封闭车辆等方式输送。物料上料、输送、转接、出料和扒渣等过程中的产尘点采取有效抑尘、集尘除尘措施。堆场料仓建设技术指南见附件。

(二)加强物料运输、装卸环节管控。煤粉、粉煤灰、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等粉状物料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力输送、密闭车厢等密闭方式运输;砂石、矿石、煤、铁精矿、脱硫石膏等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采用皮带通廊、封闭车厢等封闭方式运输或苫盖严密,防止沿途抛洒和飞扬。料场或厂区出入口配备车辆清洗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确保出场车辆清洁、运输不起尘。厂区道路硬化,整无破损、无积尘,厂区无裸露空地,闲置裸露空地及时绿化或硬化,厂区道路定期洒水清扫。块状、粒状或粘湿物料直接卸落至储存料场,装卸过程配备有效抑尘、集尘除尘设施,粉状物料装卸口配备密封防尘装置且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

(三)建立健全堆场扬尘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堆场扬尘管控的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责任。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设置扬尘治理专项资金,并专款。扬尘污染控制管理责任须到岗到人,建立环保操作规程、扬尘污染源档案、扬尘控制设施运行记录以及维修保养台账,实行扬尘控制考核。扬尘治理设施属于大气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设施,依据有关环保治理设施规定进行建设、验收、运行和管理;企业应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布点,应对防尘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效果进行自行监测,并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测、上报。按照环境管理部门要求对敏感地区的料场、渣场、煤场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至少包括PM10、视频监控等。

四、行业指导意见

(一)港口码头

1.物料存储环节:经营煤炭、砂石、矿建材的,应采取条仓、筒仓等封闭或者半封闭存储措施;散装水泥、超细粉应采用筒仓等封闭措施进行储存,袋装水泥、超细粉应采用库房等封闭措施进行储存,上述措施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码头应配置流动清扫车、洒水车或喷扫两用车并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块状物料采用露天堆场堆存的,应根据需要对堆场设置防风抑尘网、围墙、防护林等防尘屏障,堆垛四周应设置连续围堰,堆场的运输通道应机械吸尘、清扫。除不宜洒水降尘的货种外,露天堆场应配备喷枪洒水、高杆喷雾等抑尘系统。不宜洒水降尘的货种,露天堆场应采取苫盖等粉尘控制措施。

2.物料装卸、运输、输送环节:港口码头物料的装卸运输实行全过程控制,防止物料扬散,采取各类除尘、抑尘设施。装卸和输送设备应配备完善的除尘抑尘系统,提高自动化程度,优化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粉尘排放。物料垛高度低于堆料机低位高度(初始堆料)时,堆料机应处在低位进行堆料作业。使用抓斗卸船时,落料落差不得超过1.5米。严禁直接将港口码头落地的物料清扫入河、入海。物料在进行汽车装卸运输作业时,应降低装车落料高度,控制装载量,并整、压实、封闭或苫盖严密。装载车辆应控制车速,选择合理线路。汽车出场时应冲洗轮胎,控制并减少二次扬尘。

(二)施工场地

1.物料存储环节: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实施封闭管理,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应设置自动喷淋设施,鼓励建立水泥拌和、预制一体化封闭厂房。石灰石消解过程必须密闭进行,其他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具备密闭贮存条件的,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围挡并有效覆盖。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输到定场所进行处置。

2.施工作业环节: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施工单位应当对围挡进行维护。围挡底部设有防溢座,围挡拼接处无缝隙,且保持围挡及围挡附近整洁;围挡进行美化,与周边环境相符;密目式安全网或防尘布的覆盖率达100%,并保证覆盖物清洁。在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式安全立网或防尘布。

土方开挖、清运建筑垃圾等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湿法作业,存放超过48小时以上的临时存放的土方、建筑垃圾应采用防尘网覆盖。风速达到5级及以上时,应暂停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灰土拌和、摊铺整、路面基层清理、沥青洒布、沥青混凝土摊铺。因大风、空气重污染,按照相关规定停止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后采取定时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内可能被大风损坏的围挡,覆盖等措施进行巡检,及时修复。

3.物料装卸、运输、输送环节:建筑垃圾、土方、砂石浆等流散物料,应当依法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散装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土方、沙石运输车辆必须封闭或苫盖严密,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防止材料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

对施工现场内主要道路和物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对其他场地进行覆盖或者临时绿化,对土方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固化措施。路面清扫时,宜采用人工洒水清扫或高压清洗车冲刷清扫。

施工作业大门处应设置自动洗车设施,施工车辆经除泥、冲洗后驶出工地,禁止车容车貌不洁、车箱未密闭、车轮带泥上路行驶。

4.监测监控环节:在拌和站、预制场、施工便道主要出入口及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区域,安装环保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扬尘监测数据传输至现场管理机构的监管台。

(三)钢铁行业

1.物料存储环节: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粉煤灰等粉状物料,应采用料仓、储罐等方式密闭储存,并配置高效除尘设施。铁精粉、煤、焦炭、烧结石、球团矿、石灰石、白云石、铁合金、钢渣、废钢等块状或黏湿物料,应采用密闭料仓或封闭料库等方式储存。密闭料仓干渣堆存应采用喷干雾等抑尘措施。库区地面应硬化,并保证除物料堆放区域外没有明显积尘。每个下料口设置集气罩,配套的除尘设施不与其他工序混用。料仓内安装固定的喷干雾装置,厂房内配置雾炮装置。干灰场堆灰时喷水碾压,湿灰场应保持灰面水封。厂界、料库四面密闭,通道口安装卷帘门、推拉门等密闭性良好且便于开关的硬质,在无车辆出入时将门关闭,保证空气合理流动不产生湍流。

2.物料装卸、运输、输送环节: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粉煤灰等粉状物料,应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力输送设备、罐车等方式密闭输送。铁精矿、煤、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石灰石、铁合金、钢渣、脱硫石膏等块状或粘湿物料,应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等方式密闭输送,或采用皮带通廊等方式密闭输送,确需汽车运输的,应使用封闭车厢或苫盖严密,装卸车时应采取加湿等抑尘措施。物料转运时转运设施应采取密闭措施,转运站和落料点配套抽风收尘装置。物料输送落料点应配置集气罩和高效除尘设施。

料场或厂区出入口,置洗车台,车辆驶离煤场、料场前,应在洗车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物料装卸时应当密闭作业,避免作业起尘;装卸或堆场内倒运作业时需严格喷淋抑尘;密闭输送物料应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除尘设施,并保持设施正常使用;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

(四)火电行业

1.物料存储环节:所有物料(包括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库存放,厂界内无露天堆放物料。煤粉储存应采用入棚、入仓密闭存储;石灰石粉、生石灰粉等粉状物料应密闭,产尘点应配备除尘设施;炉渣、粉煤灰应分别建有专门的炉渣仓、粉煤灰库存储;干灰采用封闭式立仓储存,仓顶及装车安装除尘设施;脱硫石膏应建石膏间存储,厂内临时存放的灰渣应储存于灰库、渣仓内,产尘点应配备除尘设施。密闭料场必须覆盖所有堆场料区(堆放区、工作区和主通道区),料场安装喷干雾抑尘措施;料仓内安装固定的喷干雾装置,厂房内配置雾炮装置。库区所有地面完成硬化,并保证除物料堆放区域外没有明显积尘。每个下料口设置集气罩,配套的除尘设施不与其他工序混用。原料、燃料库需四面密闭,通道口安装卷帘门、推拉门等密闭性良好且便于开关的硬质门,在无车辆出入时将门关闭,保证空气合理流动不产生湍流。

2.物料装卸、运输、输送环节:火车、汽车卸煤时,应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翻车机室、受煤站,并采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码头卸煤时,使用抓斗等易产尘方式卸船的,应采取抓斗限重、加装料斗挡板、喷淋(雾)等抑尘措施。厂内煤炭输送应采取封闭廊道(栈桥)、转运站等封闭输送方式,并在所有落料位置设置集尘装置并配备除尘系统,禁止在厂区内露天转运散状物料。干灰运输应采用气力输送、罐车等密闭方式。

料场或厂区出入口,置洗车台,车辆驶离煤场、料场前,应在洗车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物料装卸时应当密闭作业,避免作业起尘,除尘器卸灰不直接卸落到地面;装卸或堆场内倒运作业时需严格喷淋抑尘;密闭输送物料应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除尘设施,并保持设施正常使用;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

(五)其他类型堆场

1.物料存储环节:对易起尘物料,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入棚或入仓储存,仓(棚)内设有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其中,对易起尘的渣土堆、废渣等临时堆场,应采用防尘网+喷淋装置和防尘布遮盖,必要时进行喷淋、固化处理,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对无法封闭或半封闭储存的物料,需在堆场周围设置不低于2m的硬质围挡,并配备除尘设施,严格落实覆盖(防尘网或防尘布)、洒水(喷雾)等抑尘措施。

2.物料装卸、运输、输送环节:加强物料装卸、输送、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合各类除尘、抑尘措施。粉状物料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或罐车;块状物料应尽可能封闭或苫盖严密。物料转运时转运设施应采取密闭措施,转运站和落料点配套抽风收尘装置。露天装卸物料应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场地道路应进行硬化,定期清扫、洒水。

四、附则

(一)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以及港口码头、施工场地的堆场扬尘污染防控,易燃易爆等堆场扬尘管控不适用于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试行二年。

附件:江苏省重点行业堆场料仓建设技术指南(试行)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