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磅秤受载/100吨磅秤受载情况/100T磅秤受载情况说明
随着运输业的发展需求,大吨位的磅秤越来越多,特别是单轴承载量很大的车型。这样,设计时应选择集中载荷量值较大的车型进行验算,同时选择承载器的型材规格及结构形式。对于一台100t 磅秤来讲,只要汽车的载重量不大于衡器的Z大秤量值,就应允许其上衡称量。下面特举 100t 磅秤1几种受载情况进行说明。
结构特点:承载器尺寸为 18m×3.4m,,采用 8 只称重传感器,三段秤台,Z大跨距为 6m。
1、牵引汽车
载重量:65t
自重:20t
牵引车重:14.5t
轴距:前中距 4000mm 中后距 7100mm 轴距 1300mm
轮胎数量:26 只
轴荷分配:前轴 11t、中排两轴各为 19.5t、后排两轴各为 25t
按后排两轴分配,每轴荷重为 25t。考虑到一般车辆在一定速度下开到承载器上,可能会有一定的超载量。我们在计算时加上加上 130%的冲击载荷系数。
P =25t×130%=32.5t
刚度计算:
当承重台的结构惯性矩J为 210504cm4时,当后排两轴停留在一块承重台中部时,其变形量为: f max=25t×130%=32.5t
其中: P ——轴载荷;
α ——加载点距支撑点距离;
l——两支撑点间距;
α —— 39.0
E ——弹性模量;
J——截面轴惯性矩;
当后排两轴停留在一块承重台中部时,安全系数n=2,截面模量W为 7425cm3
屈服极限σS=2350kg/cm2
弯矩 == × 2355.32 cmtPaM = 7637500 ⋅ cmkg
2、 自卸汽车
载重量:62t
自重:38t
轴距:4350mm +1800mm
轮胎数:10 只
轴荷分配:前轴 16.4t 中后轴各 41.8t
P =41.8 t×130%=54.34 t
刚度计算:
当承重台的结构惯性矩J为 210504cm4
时,当中后轴停留在某一块承重台中部时,其变形量为:
其中: P ——轴载荷;
a ——加载点距支撑点距离;
l——两支撑点间距;
α —— 35.0
E ——弹性模量;
J ——截面轴惯性矩;
强度计算:
当后排两轴停留在一块承重台中部时,安全系数n=2,截面模量W为 7425cm3
屈服极限σS=2350kg/cm2
弯矩= = × 21098.56 cmtPaM = 11965800 ⋅ cmkg
由此可见,如果此类车辆频繁上衡称量,承载器的安全就比较难控制了。
3、 均布载荷
刚度计算:
当将Z大秤量 100 t 砝码均布放置在 18m 长,3.4m 宽,自重为 15.84 t 的三段承重台上时,单位长度上平均载荷 q =64.36kg/cm。
4、汇总列表
项目
承载方式
变 形 量 刚度
牵引汽车 0.65 cm 1/923
自卸汽车 1.02 cm 1/588
100 吨砝码均布 0.26cm 1/2326
40 吨砝码局部集中静载 0.38cm 1/1534
从以上四种加载方式所得出结果来看,以自卸汽车的加载方式对承载器的影响Z大。因为它是将 100T磅秤的绝大部分载荷都作用在两根轴上了,且是以动载荷的方式作用在承载器上的;
本文由上海越衡衡器企业提供搜索整理推荐,转载请必须说明:上海越衡http:///提供!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