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实润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量块损坏了的正确处理方法
量块损坏了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停用与初步检查
立即停用:发现量块表面存在毛刺、锈蚀、划痕或明显变形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避免误差传递至下游检测环节。
初步检测:
使用天然油石打磨毛刺或轻微锈蚀区域,观察是否可恢复基准面平整度。
借助平晶(光学平面基准器)检测量块平面度,弯曲量≤1.5μm的可尝试修复,超过则需评估报废。
二、维修处理流程
维修条件:
场所需恒温(20±0.5℃)、无尘,并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防止环境粉尘污染修复面。
工具要求:使用Φ60mm以上高精度平晶、金刚石研磨膏(粒度≤0.5μm)及专用接铁夹具。
修复步骤:
预处理:将量块凸面研合在平晶或接铁上固定,优先修复凹面,再处理凸面。
研磨操作:以8字形轨迹手工研磨,压力≤10N,每研磨3次翻转量块并观察接触斑点,避免局部过热变形。
精度验证:修复后需用激光干涉仪复测长度偏差,确保符合等级标准(如00级允许偏差±0.10μm)。
三、报废判定标准
不可修复情形:
表面存在深度≥0.5μm的划痕或凹坑,导致粘合效应失效。
年稳定性超差(如K级量块年尺寸变化>0.02μm)。
报废处理:
登记后物理破坏(如钻孔、切割),防止误用流入生产线。
四、记录与管理
台账更新:详细记录损坏原因、修复/报废日期、操作人员及检测数据,支持全生命周期追溯。
周期校准:修复后的量块需缩短校准周期(如从1年调整为3个月),确保可靠性。
五、注意事项
避免悬浮贴合:修理时需确保量块与接铁、平晶贴合,防止空气杂质影响平面性。
手法规范:研磨力度均匀,单次连续操作时间≤10分钟,避免热膨胀导致二次变形。
(注:以上流程需由具备计量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禁止擅自维修
量块损坏了的正确处理方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