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实干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动态>>遏制“电子秤”市场乱象
电子秤以其准确度高、难做手脚而被许多消费者信任。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个体销售点也将“黑手”伸向了电子秤。
昨天下午,根据知情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东丽区赵沽里村这家专门销售电子秤的店铺。操着南方口音的店主得知有人买秤,推销道:“您在咱这里买秤放心,便宜。”见记者还有些迟疑,店主急忙小声说道:“在这里买秤,我负责给您调好了。无论是‘八两秤’,还是‘九两秤’,咱都能给您调。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询问调整一台电子秤需要多长时间,店主说道:“其实很简单,这些电子秤都有一个密码。破解这个密码,只要5分钟完事。我这里有几乎电子秤生产厂家的密码。”记者借口离开时,这名男子又说道:“如果您手头有秤,咱也可以给您调。不过,每台得收50块钱。”
在电子秤监管域,相关标准其实早存在。1986年实施的《计量法》规定,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虽然处罚力度不够大,但是法律中明确了制造的单位和个人也在处罚之列。如果监管执法等部门都能对市场消费者的利益上点心,都能参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不是一味“打酱油”,还有“电子秤‘八两秤’宰你没商量”如此冠冕堂皇的行业潜规则吗?
当然,使用“八两秤”的摊贩流动性大,数量多,监管难。算是固定摊点的电子秤,光靠质监部门每年的强制检定,也无法排除定检后电子秤被“偷梁换柱”的可能。电子秤
“电子秤”市场乱象丛生亟待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先,各地相关部门需联合监管执法,对生产、销售、经营和使用“八两秤”单位和个人都一查倒底,严惩不贷,莫再出现“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监管不力现象;同时,有关部门对集贸市场的商贩配备统一电子秤,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规范行业标准,让非法电子秤无处可用;再者,还要积实施“攻关”,研究从电子秤设计、型式试验环节对产品防伪功能准入门槛的可行性,探索从生产源头防范电子秤高科技作弊的途径;zui后,也需要拓宽监督渠道,让广大群众成为监督者,探索建立让群众参与执法的相关互动机制,才能和深入的遏制“电子秤”市场乱象,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持良好的市场环境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