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核心功能与测试场景
1. 模拟环境,验证产品可靠性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通过独立控制温度(-70℃~+180℃)与气压(1kPa~101kPa),模拟以下环境:
高海拔低气压:如青藏高原(气压≈60kPa)或飞机巡航阶段(气压≈25kPa),测试产品密封性、散热能力及结构强度。
高低温冲击:结合快速温变速率(如5℃/min),验证电子元器件在温差下的性能衰减(如电池热失控、芯片焊点脱落)。
复合环境测试:模拟“高温+低气压"(如沙漠无人机飞行)或“低温+低气压"(如极地卫星发射)等场景,提前暴露设计缺陷。


2. 应用领域
行业 | 测试对象 | 关键指标 |
---|
航空航天 | 卫星部件、机载电子设备 | 气压循环寿命、材料热胀冷缩形变 |
汽车电子 | 车载传感器、ECU控制器 | 低温启动性能、高海拔散热效率 |
新能源 | 锂电池组、储能逆变器 | 热失控阈值、气压变化下的电解液稳定性 |
军工装备 | 通信设备、弹载计算机 | 密封性、EMC抗干扰(低气压导致介电常数变化) |
二、技术参数与性能优势
1. 核心参数对比表(以行业主流机型为例)
参数 | 基础款 | 高配款(军工/航天级) |
---|
温度范围 | -40℃~+150℃ | -70℃~+180℃(液氮制冷技术) |
气压范围 | 10kPa~101kPa | 1kPa~101kPa(真空分子泵) |
温变速率 | 3℃/min(线性) | 15℃/min(快速温变专技术) |
均匀性 | ±2℃(温度)、±5%气压 | ±0.5℃(温度)、±2%气压(多探头校准) |
控制精度 | PID自整定 | 模糊控制算法+AI预判补偿 |
2. 关键技术突破
气压-温度联动控制:避免传统设备在低气压下因空气密度降低导致的温度场畸变(如热传导效率下降30%)。
真空绝热技术:采用多层真空夹层结构,减少低温工况下的冷量损失(能耗降低40%)。
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气压、温度、湿度、露点等参数,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并预警异常(如泄漏率>0.5%/h)。
三、用户需求与解决方案
1. 军工/航天用户痛点
2. 汽车电子用户痛点
3. 新能源用户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