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要走很长的路,自动化可以让工业制造流程达到效率面的要求,但要达到随时应对市场要求,弹性调整产能、促进空间有效利用,以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智能化的要求,就不能光靠自动化技术解决,需要工厂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可以进行判断、调控。
近日,第十三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相关专家在会上提出了智能化工厂的方向目标。
智能化已成趋势
智能化工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模式。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发展“智能化生产技术”,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应用链管理、实时数据库、*过程控制,以及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许多跨国公司应用上述系统并将它们集成在一起,实现了设计、生产管理和经营一体化,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市场的优势。
例如,世界前五中有70%以上的美国企业在使用SAP的ERP解决方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占领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制高点,许多国家提出了跨世纪的研究计划。美国政府提出了《美国国家关键技术》计划,欧共体提出了《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以及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计划》,韩国的《*技术国家计划》等。这些国家均将智能化生产技术、*制造技术列为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施,促进“智能生产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工厂的发展其实与工业自动化的趋势息息相关。根据有关统计,自动化设备、自动化产品与自动化规划服务业,2011年合计产值已达到8650亿元。这个数据显示在科技日新月异和产品制造复杂性的趋势下,如何有效智能化管理自动化设备,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我国大型企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日益提高。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林融表示,石化工业作为技术能源和原材料产业,面临资源短缺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智能化与生产过程网络化、数字化的需求日益明显。
有专家认为,智能化工厂将是未来5~15年的发展趋势。
工厂将装上“大脑”
智能化工厂到底是什么样?就好像工厂装上了一个能自主思考的“大脑”。
未来智能化工厂的系统将具有自主能力,可采集与理解外界及自身资讯,并可分析判断及规划自身行为。整体可视技术的实践,结合讯号处理、推理预测、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设计与制造。
目前,智能化工厂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在数字化工厂的技术上,利用物联网技术、设备监控技术等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并掌控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管理生产进度等。
ABB(中国)有限公司增效节能中心负责人张毅勐介绍,ABB将推出拥有*体系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体系化的能源管理,公司将自身的能效理念、*技术与设备、行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等融合到用户的能源管理项目中,帮助用户显著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增效节能。
此外,西门子工业自动化集团、三菱电机公司都纷纷加入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方阵。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