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天皋电气有限公司>>公司动态>>新年前 内蒙阿拉善盟Z后3支边防连队全部通电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关朕 云飞翔 报道 12月30日,内蒙古*西部边防3支连队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稳定充足的网电正式接入位于中蒙边境的3支边防连队,结束了边防官兵长达62年没有网电的历史。至此,蒙西电网境内全部边防连队实现网电全覆盖。
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西部边境线上的3支边防连队,由于远离网电电源点,*以来只能依靠风光互补的发电模式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由于没有网电,战士们要忍受夏天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洗一个热水澡就是奢望。为了保障官兵的一日三餐,炊事班要在一早就要为连队做好营养丰盛、热气腾腾的早餐,但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只能把全连所有用电全部接入炊事班,才能让战士吃上一顿饱饭。而每到傍晚,通讯信号就会随着停止供电而消失,枯燥的夜晚大家没有灯光看书,也不能看电视、浏览,团部新配发的电脑静静地躺在机房落上一层尘土……何时通上网电?是边防官兵强烈的渴望。
2014年,随着临策铁路35千伏贯通线和温图高勒35千伏变电站网电电源点近一步的延伸,官兵们的网电梦又近了一步,内蒙古电力公司与内蒙古*的“光明边防"计划正在实施,内蒙古电力公司筹资2480万,*解决边防官兵的网电梦,务必年终把光明送达军营。
从11月15日,内蒙古电力公司阿拉善*120余人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三线同时开工。 严冬已至,阿拉善大地北风凛冽、天寒地冻,戈壁深处是一望无垠的沙漠和盐碱地,交通极其不方便,运送材料车辆和铲车时常陷车。在大型车辆无法通行,电杆、金具等施工材料全部要进行二次运送的情况下,施工队伍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上风餐露宿,虽然身着厚重的棉衣、皮帽、棉手套许多队员仍然的有不同程度的冻伤。自2014年11月15日开始,截止12月30日,在45天施工期内,施工队伍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输电线路139.8千米公里,排杆立杆2068基,平均每天架设46基。
“内蒙古电力公司实施的光明边防工程,不仅仅满足了官兵吃饱饭,热水澡,看电视的问题,更是站在守边戍边、固边强军战略高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边境军事防卫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大幅提升边防一线连队信息化建设和战备训练水平,为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政委王永华对通电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地下无淡水。"这是戍边官兵流传已久的顺口溜。“缺电、缺水、风沙大,这是阿拉善边防连队的三大特点,以前战士们喝水要到16公里以外的水源地去拉水,一台卡车数名战士,拉回10吨水,只够用1天;今年11月,连队添置了柴油发电机,铺设了用水管道,挖好了蓄水池,每次可以储存60吨水,够官兵用4到5天,但是每次用柴油发电机把水抽到蓄水池需要花费4、5个小时;现在通了网电,只要轻轻一合闸,*的饮用水就会流到军营。"中尉陈应诚告诉记者。
“11月连队新添置了大功率净水设备,但是风光互补根本带不起来,现在有了网电,净水设备再也不是摆设,战士们喝上了甘甜的井水。以前一到天黑,战士们就熄灯睡觉,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浏览的资讯,还可以用手机和家人朋友通话,比起原来的业余生活,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团部正在为我们配置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电饼铛……等等一系列家电,战士们的生活会更多姿多彩。"连队指导员光明掩饰不住内心地兴奋。
“阿拉善盟绵延740公里陆路边境线,今天后3支连队接入网电,实现了阿拉善盟所有边防连队通电,有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更有信心为祖国戍好边,站好岗!"连长黄根荣说道。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