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化深度融合从试点企业推向行业,从重点行业推向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从中心城市推向了区域经济带,从当下到基层,从经验上升到标准、规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兴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这是从工业化这个社会进步的历史阶段着眼,抓住了四化的内在有机。信息化发挥着和助推的重要作用。
放眼世界我们看一看,无论是工业4.0、智慧地球、工业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战略都把信息化推向了更的阶段。推动着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生物能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是在国内经济社会大背景、大趋势下,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制造业是重要的组成,如今各国都在谋划实现经济变革,我国制造业深受着发达国家回流从城镇和新兴国家低成本进入的双重挤压,中国制造2025它的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而互联网+是个重要的实现形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广覆盖、深渗透的明显特征。互联网已经广泛的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类领域、各个层面。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45年要进入工业前列这样一个前提下,互联网+制造业应当是重要有战略意义的行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业不仅推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的中,而且为释放和引发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改革措施,带动辐射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商贸、金融等各个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力增强和民生改善。
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实体经济产业、企业要增强内生动力,焕发内在活力,做实互联网+,实现自我变革。
互联网+行动是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平台提升改造、优化被+的企业,运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策划、规划、设计产业未来的发展愿景。*已经发布了关于积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是科学与经济的生动结合,是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
然而实现改造提升优化的行业企业应该是互联网的行动主体,基于这些行业企业应该主动的去拥抱互联网,深刻变革自我。互联网企业在参加这场声势浩大的历史变革中自然要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壮大了自己。
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加快软件硬件的研制开发,巩固加强网络基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互联网+提供技术装备的保障,这就要具体的详实的制订行业、地方乃至企业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要务实而不说谎,可行而不空旷。我国当前正处在旧力渐弱,新力将生的青黄不接的交替期,开展互联网+活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同时发力不可偏废,在旧力方面传统产业现在多数产能过剩,在市场紧凑的时候效益下降,推动力显得不足。
在新力方面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在加速发展,但是在总体上占的比例还比较少。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高科技产业增加值的增幅比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了500个点,但问题是这样一些新兴产业到今年年底占GDP的8%,在制造业中高科技产业大概只占12%,仍然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回落的欠缺。
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产业信息改造,以带动企业地方银行信贷资本投入,加大信息改造还需要解决机制问题,提升改造的水平,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抓规划、抓重点,颁布目录、发布信息、给予政策指导与鼓励。企业要与同行对标、消除瓶颈、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指标,利用信息技术改善重构生产的要素,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的水平,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创新生产方式、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