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拓威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温室排放控制标准的分类

时间:2024/12/30阅读:11
分享: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标准进行如下分类:
  策一,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根据有无强制性,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人们 必须依法强制执行的标准。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或自愿性标准,是指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对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最严厉限制,是对具有重要排放贡献的排放源所做的最基本要求。与强制性标准相比,推荐性标准对温室气体排放活动进行了较高的要求,符合推荐性标准要求的活动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具有更为有效的减排效果。推荐性标准的实施通常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例如,美国在《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对建筑物能效标准规定了基本能源效率标准。其中,基本能源效率标准要符合国家对建筑物供热、制冷、空调等方面的规定, 属于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达标后可以获得排放信用作为奖励的一系列有较高要求的标准,主要包括高能效或节能标准、能源之星标准以及绿色建筑标准。
  第二,技术标准和执行标准。托马斯德按照标准的规范对象不同,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执行标准。技术标准是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生产技术、减排技术等方面所做的要求,如实用技术、无额外成本的可行技术和可行控制技术等。执行标准又称目标标准,是指针对产量或者排污所规定的一类标准,如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第116条规定了每年至少有30%的热量输入来自于煤炭、焦炭或者两者混合物的电力企业的执行标准,即根据本项规定的执行日期,达到平均每年减少50%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在2020年1月1日后批准的燃煤电力企业,应当达到平均每年减少65%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在强制的技术规制下,企业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也不被鼓励去开发能够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成本有效的方法。而执行标准下,企业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们可以自己选择达到强制目标的减排方法。
  第三,设计标准、投入标准、生产标准和产出标准。根据生产阶段不同,可以分为设计标准、投入标准、生产标准和产出标准。设计标准是指针对温室排放设备所做的技术要求。投入标准是针对产生温温室气体所做的要求,如含碳量。生产标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控制所做的要求。产出标准是针对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所做的技术规范,如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能源部可以颁布法规要求轻型机动车(Light-duty Automobile )每年的生产目录中有最小比例的燃料可选择型机动车(Fuel-choice Enabling Automobi)。燃料可选择性机动车是指使用生物质燃料的机动车或者使用E85 (由85%的乙醇15%的汽油混合成的燃料)和M85 (由85%的甲醇和15%的汽油混合成的燃料)的机动车。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