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顺硕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阅读:820发布时间:2016-12-29
漆面起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关原因:
1、来自空气或空气输送管、工厂工具、旧漆等促使起泡的水溶性杂质、油污及污垢。
2、漆膜在高湿度环境或浸水过程中,由于潮气透入膜下,当其蒸气压力足够大时,即会产生起泡现象。日光曝晒会加速这个过程。
3、使用的材料不配套,或没有按规定使用稀料。稀释比例不当或不良稀料的影响。品质较差、过于快干的稀料及不当的稀释比例,喷枪的气压太高、干喷底漆致使底漆膜成多孔状。均足以导致产生气泡。烤漆使用的稀料,含水量决不可超过0.05%,但一般硝基稀料的含水量较高。在喷涂2K型烤漆时,切不可使用硝基稀料。特别要注意过高的喷枪压力和过快的稀料搭配的情况,很容易使空气或水气被封闭在漆膜中。
4、底面清洁处理不当。当水磨新涂底漆时,由于湿磨水中含有的盐份在金属与底漆或底漆与面漆之间存留、清洗被涂面的zui后一道用水的水质差,含有杂质离子并沉积于表面上、或湿磨水份未能*干燥。均足以引起起泡现象。另外,若使用汽油进行底面的清洁,因汽油中含有的水溶性添加剂或不纯物的存在,也极易引发此类缺陷。
5、漆膜过厚。干燥时间不足,以及底漆喷涂过厚,均足以使底漆中的溶剂无法挥发出去。这个问题一般在喷涂中出现在两道喷涂中间隔时间不足或喷涂后溶剂挥发时间过短,强制升温过快、过早的时候。这个原因造成的起泡,一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平面又多又重,立面较少较轻。因为这是与涂层的厚度有关,在平面上较易得到较厚的漆膜。
6、添加剂使用不当。用于防止各种问题而添加于面漆或底漆中的添加剂,可能会严重地损害到油漆对起泡的抵抗力。
7、旧漆或以前修补的影响。旧漆或以前修补的表面污染,也会造成起泡的毛病。例如抛光蜡、清洁剂等。
8、喷涂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流动过速。
9、喷涂气压过低或过高,道间闪干时间过短。喷涂后过快升温或加热源过于靠近漆面。
10、搅拌时混入油漆中的气体未释放尽就涂装。通常我们建议在油漆中加入固化剂和稀料并充分搅拌后再静置5-10分钟,再行喷涂。
11、含有异氰酸酯的聚氨酯油漆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在高温高温环境中进行喷涂,使用高固体油漆厚涂时,聚氨酯油漆易产生气泡。
12、部分劣质的中涂底漆和原子灰的影响。我们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些价格极其低廉的中涂底漆和原子灰,其中使用了超量的填充料以降低成本。这些底漆和原子灰耐水性极差,当环境湿度过大时,会造成对环境水气的吸收,再返到面漆中形成痱子或起泡。
13、湿磨聚酯原子灰。经湿磨处理后微孔中吸收、留存的水气,也会产生起泡的毛病。在水磨原子灰后,应以压缩空气吹干后再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小时后才能喷涂中涂底漆。
14、原子灰或填眼灰打磨后未以二道底漆*和封闭就直接喷涂面漆。致使底材的微孔缺陷中存在的空气和水气进入到涂层中造成起泡缺陷。当然原子灰的刮涂技术有时也会影响到气泡的产生。不当的刮涂会将大量空气封闭在腻子中,因此要掌握正确的原子灰刮涂技术。
预防措施:
1、所有表面均需清洁无污染,决不允许亲水物质残存。
2、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施工,需要预先添加部分(一般不超过总量的5%)高沸点溶剂于面漆中,可以减缓漆膜表干速度,使涂层中的溶剂充分挥发出来。避免溶剂的过量积存。同时降低挥发强度,使漆膜表面不至于快速降温而与环境温差太大。
3、喷涂底漆或面漆应有适宜的厚度。
4、已擦干的表面不能用手在上面擦拭。
5、常年大量喷漆作业的场所,建议安装有效的冷冻干燥机。每天排干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
6、各层间应留有足够的干燥时间,让中间的溶剂有足够的挥发时间。
7、涂层必须让其充分干燥后,方可暴露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中。
8、压缩空气及油漆均应清洁无污染。
9、 打磨用水需勤更换,且所有打磨污垢均应除净。zui后一道水洗应该用去离子或蒸馏水。如果使用自来水冲洗,则一定要用干净布擦干、吹干,再烘干。
补救办法:
事实上,起泡是很难处理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要比咬底更麻烦。因为有可能再连续涂装多次仍出现此问题。气泡一般是涂层破坏性的缺陷,很难再处理。
可以用一根针挑破气泡,以确定气泡的深度。并且用一个低倍放大镜查看该气泡产生的原因。当气泡发生在油漆层之间时,可将缺陷区打磨掉,露出完好的漆层后再重新喷涂。若缺陷严重或气泡发生在底漆与基材之间时,则应将基材之上的漆层全部脱除,然后重新喷涂。
较轻微的起泡、起痱子现象,可用如下方法处理:肥皂水打磨至平整,使用双组份二道底漆封闭。干燥后使用二遍做法色漆重新喷涂。
如果损害面积很大,且其深度达底漆层,则应将油漆清除至底漆或金属表面之后重新喷涂。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