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顺硕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阅读:202发布时间:2016-10-25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由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
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优劣的zui关键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自然形成的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经生产实践总结改良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一碱性活化——浸锌(或浸多元合金)——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对目前铝合金电镀的实际缺陷,及结合铝制品自身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流程缩短,通过选择性地溶解铝合金表层的其他金属来提高铝合金表面的纯度,使镀层结合力提高。
(2)zui先用碱性活化取代酸性活化工艺来*清除铝合金在镀前处理过程中表面残留的硅及硅胶,有效提高镀层结合力。
(3)碱性活化后无需水洗而直接浸锌,可避免酸性活化后经水洗再二次浸锌时在空气中暴露而形成氧化层。
(4)只需一次简单的浸锌即可,镀层结合力明显优于二次浸锌及复杂的多元有氰浸锌工艺。
(5)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在传统铝合金电镀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
(6长时间大规模龙门自动生产线实际生产证明,改良后的新型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很稳定。
(7)工艺的通用性广,几乎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铝合金电镀前处理。
(8)产品电镀一次性合格率明显高于传统工艺。若单纯从镀层结合力好坏评估,则产品的合格率接近。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