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11年

18854116913

阻隔性材料测试仪器
玻璃瓶检测仪器
医药包装检测仪器
包装材料测试仪器
胶黏剂检测仪器
纸张纸箱检测仪器
橡胶套检测仪器
其他仪器
拉力试验仪器
厚度测试仪器
摩擦系数测试仪器
热封试验仪器
热收缩率测试仪器
落镖冲击测试仪器
落球冲击测试仪器
撕裂强度测试仪器
密封性能测试仪器
耐内压力测试仪器
瓶盖扭矩测试仪器
剥离强度测试仪器
粘性测试仪器
折断力测试仪器
瓶轴偏差测试仪器
柔软度测试仪器
抗压强度测试仪器
墨层牢度测试仪器
标准光源
爆破体积测试仪器
顶空气体分析仪器
铝管涂层测试仪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

洗衣机能耗标签持粘性测试方法

时间:2017/8/28阅读:1524
分享:

摘要: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应用时,只需从底纸上剥离,轻轻一按,即可贴到各种基材的表面,也可使用贴标机在生产线上自动贴标。

关键词: 不干胶标签  能耗标签  粘性标签  不干胶保持力  标签剥离力

意义:不干胶标签良好的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家电电子产品、日化产品、超市物流行业、防伪行业等,对于商家来说,是很好的信息传递途径,体现公司品牌型号以及产品参数。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产品信息以便更快捷方便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标签根据不同行业使用,做工和材质也不同,有镜面铜版纸、激光镭射膜、胶版纸、可移除胶等种类。而商家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材料性能来进行选择,初粘性、持粘性、剥离力、印刷墨层结合牢度等是标签zui基本的入场检测要求,结合小家电用不干胶标签来分析如何控制质量和检测方法。

执行标准:CY/T 93-2013《印刷技术 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引用标准:GB/T 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CY/T 93-2013:相关条文规定

5.1.5 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5.1.5.2 应按照GB/T 4851-2014的规定检测持粘性。

注:鉴于剥离强度、持粘性和初粘性三个指标涉及范围较广,无法确定具体的技术指标,因此本文件仅规定三个指标的测试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不干胶标签物理性检测涉及剥离强度、持粘性、初粘性、墨层耐磨性、墨层结合牢度五种测试,来检测产品质量,依据标准规定我们下文对持粘性测试进行分析讲解。

持粘性相关标准规定和检测方法: GB/T 4851-2014:相关条文规定

3.1持粘性 static shear adhesion

压敏胶粘带抵抗平行剪切外力所引起的粘接表面破坏的能力。

4.1分类

本标准方法按胶粘带粘接的不同对象、温度条件可分为以下几种:

方法A:胶粘带与垂直标准钢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B:胶粘带与覆有NIST SRM1810A标准纤维板的垂直试验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C:胶粘带与覆有买卖双方的纤维板的垂直试验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D:纤维增强胶粘带与水平标准钢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E:纤维增强胶粘带与覆有NIST SRM1810A标准纤维板的水平试验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F:纤维增强胶粘带与覆有买卖双方纤维板的水平试验板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方法G:胶粘带与垂直钢板在高温中放置10min后的持粘性试验方法。

表1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使用说明

方法

使用对象

方式

结果表征

参考范围

样品尺寸

砝码质量

A

胶粘带对标准试验钢板

垂直

时间(对数还原)

<4h

(12±0.5)mm×150mm

(1000±5)g

B

胶粘带对用标准的纤维

板覆盖的钢板

垂直

时间(对数还原)

<4h

(12±0.5)mm×150mm

(1000±5)g

C

胶粘带对用供需双方认可的纤维板覆盖的钢板

垂直

时间(对数还原)

<4h

(12±0.5)mm×150mm

(1000±5)g

D

纤维增强胶粘带

对标准实验钢板

水平

位移(算术平均)

≥4h

(12±0.5)mm×300mm

(4500±5)g

E

纤维增强胶粘带对用标准的纤维板覆盖的钢板

水平

位移(算术平均)

≥4h

(12±0.5)mm×300mm

(4500±5)g

F

纤维增强胶粘带对用标准的纤维板覆盖的钢板

水平

位移(算术平均)

≥4h

(12±0.5)mm×300mm

(4500±5)g

G

同方法A,但样件需在设定测试温度放置10min然后在同一测试温度下进行测试

垂直

时间(对数还原)

 

(12±0.5)mm×150mm

(1500±5)g

方法

以方法A:胶黏带与垂直标准钢板的持粘性试验方法,为示列进行讲解。

5.1原理:本标准中的方法A是在恒定荷载以及温度为(23±1)℃,相对湿度为(50±5)%条件下,通过胶粘带的失效时间来测量胶粘带对标准钢板的持粘性。

对标准钢板的持粘性:将一条胶粘带在受控滚压速率下粘接到一块标准钢板上。该钢板垂直安装,在胶粘带的自由端悬挂一个标准质量的砝码,测定粘合失效时间。

5.3仪器

5.3.1试样裁刀

试样裁刀将两个单刃刀片固定在平行的平面内,两个刀片分开,保持一个的距离,形成一个具有准确试样宽度的切刀;适合的两个切刀保证切割宽度为12mm和24mm,或者使用不会使边缘产生损害的合适的其他刀。刀片之间距离的度为标称宽度±0.1mm。

5.3.2不锈钢板

不锈钢板非常平整,至少长125mm、宽50mm、厚1.1mm,不锈钢(以下简称钢板)种类符合GB/T3280-2007规定的O6Cr19Ni10材质,退火抛光,钢板表面光亮,表面粗糙度(GB/T2523-2O08)为(50± 25)nm。

不使用有污点、变色或划痕较多的钢板。在使用之前,按照5.5.2中的说明,将新钢板清洁。在使用中,保护钢板试验表面不被划伤和污染,并按5.4.1中描述的条件保存。

5.3.3 机动或手动压辊

5.3.3.1 圆柱体的钢质压辊(简称压辊)的直径为(85± 2.5)mm,宽(45± 1.5)mm,表面包覆有约6mm厚的橡胶,硬度为(80± 5)邵氏A。表面圆整、无凸凹偏差。压辊的质量为(2000± 100)g。

5.3.3.2 在使用过程中,任何仪器部分都不应增加压辊的重量。压辊以(10± 0.5)mm/s的速率通过机动或手动方式滚动。

5.3.4 试验架和辅助仪器

5.3.4.1 试验架

试验架将样件固定在与垂直方向呈0°~2° 的范围内,以便在有质量作用在胶粘带上时,不会有剥离力施加在胶粘带上。

5.3.4.2 夹具:夹具将使砝码固定在试样上,使荷载均匀分布在胶粘带试样宽度范围内。

5.3.4.3 试验砝码

试验砝码质量为(1000± 5)g,或采用其他质量的砝码。5.3.4.2中夹具的质量包含在总砝码质量中。

5.3.4,4 计时系统

计时系统是用来记录对试样施加荷载至试样从钢板上分离之间的时间间隔。

5.4 样品和试样

5.4.1 状态调节。将胶粘带样卷置于温度为(23± 1)℃ 、相对湿度为(50± 5)%的状态条件恒温停放24h。如果无法维持这些公差,则使用zui接近的可能公差,并在报告中注明。

5.4.2 该试验需要三个试样,每个试样的宽度为(12± 0.5)mm,长约150mm。若使用宽(24± 0.5)mm或其他宽度的试样,在结果中说明。

5.4.3 制样前,先除去样卷zui外的3~6层胶粘带。

5.4.4 每次试验,制取3个试样。以500mm/s~750mm/s的速率从自由转动的胶粘带样品卷上解卷试样。若胶粘带的解卷力大,无法以规定速率解卷胶粘带试样时,以接近500mm/s的速率解卷取样。

5.4.5 当胶粘带宽度超过测试规定的宽度时,采用5.3.1中所述的试样裁刀,从符合5.4.4中规定的胶粘带卷的中心位置,裁取规定宽度的试样。

5.4.6 在解卷后的5min内将试样粘贴在试验板上。

5.5 试验步骤

5.5.1 标准试验条件:标准试验条件和5.4.1中样品和试样调节的条件相同。

5.5.2试验板的制备

钢板预处理,用丙酮,甲醇擦拭钢板,用新的吸收性清洁材料擦干。使用同种溶剂,重复清洗3次。zui后一次用丙酮清洗。

清洗后的钢板至少晾置10min;10h内未使用试验钢板需重新清洗,为了得到医治的结果,新钢板在使用前,用丙酮清洗至少10次。

5.5.3.1试样制备

a)将试样置于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以压辊自身的质量将胶粘带试样均匀滚压粘贴在一个(12±0.5)mmX(12±0.5)mm的面积范围内,试样自由区域内裸露的胶黏剂部分可以遮蔽起来。

b)在滚压贴合过程中,为了防止试验板的端部试样损坏,将另一块相同的试验板或稍薄一点的试验板置于试样自由端下方,与试验板末端对齐。将试样从粘贴试验区域沿长度方向来回滚压一次。

c)至少制备3个试样。单独准备每个试样,然后在1min内开始测试。对于包装用胶粘带以外的其他胶粘带,可以采用其他放置时间,在报告中注明。

5.5.3.2持粘性试验

在按照5.5.3.1中说明粘贴试样后,1min内完成以下动作。

将夹具夹在试样的自由端,确保夹具*夹住试样的整个宽度,并使荷载均匀分布。

将整个试验样件放在试验架上,使试样的自由端垂直,确保没有剥离力作用在试样上。

将砝码轻轻施加到夹具上,以免对试样产生剪切冲击力。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分离所用时间。

5.6 试验结果

将每个试样结果转化成它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获得所有对数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求合适的逆对数,得到时间。

5.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参照的标准:

b) 使用本试验方法的说明,指明与本标准的偏差;

c) 每卷试验胶粘带的标识;

d) 根据5.6中计算得到的胶粘带从钢板上*分开所需的时间;

e) 样件放置时间(非1min需注明);

f) 注明(12±0.5)mm×12±0.5)mm以外的试样接触面积;

D 破坏模式:内聚破坏、粘结破坏或其他观察到的破坏:

——内聚破坏:粘合破坏,胶粘剂内部分开;

——粘结破坏:粘合破坏,胶粘剂与基材界面分严,留下可忽略的残留

h) 非标准试验条件。

结论

初粘性、持粘性、剥离力、印刷墨层结合牢度等是标签zui基本的入场检测要求,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标签的使用和美观性,标签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可以结合相关仪器针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测试来分析和判断标签是否合格。

更多相关的检测设备您可咨询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赛成期待与行业中的企事业单位增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