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樽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免费会员

动平衡中相位是如何测量的

时间:2021/12/18阅读:182
分享:

  高速旋转机械受物料的影响较大,冲击、腐蚀、磨损、结焦都会对机器的转子系统造成不平衡故障。而旋转机械的振动故障有70%来源于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通常,维护人员对于振动较大的转子,进行拆除处理,直接更换叶轮等,重新安装后运行,达到降低振动的目的。然而,由于旋转部件原始不平衡量的存在,导致机器运转后,有时振动依然超过标准的允许值。为防止毁机,威胁现场人员的安全与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需进行动平衡校正。

  相位是指键相信号与选频振动信号的相对位置,它表示转子振型的分布方式及相对于某一标准选频振幅的时差或位差。相位告诉我们振动的方向,它是一个时间概念。相位分:相位与相对相位。而转子动平衡时需要的是相位。

  相位测量需要一个振动传感器和一个光电传感器。不同的振动测量仪表对相位的定义可能不同,一般认为相位是指光电传感器的触发点到振动波形中下一个正峰值的时间。时间差转化成角度,就是我们平时用到的相位(相位)。在要平衡的机器上贴上反光片, 是相位的零点。

  相位测量要求的精度1°,准确的测量相位, 是快速进行现场动平衡的基础。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