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技术文章>>二次供水余氯含量标准如何
二次供水余氯含量标准主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确定。
标准规定,末梢水余氯浓度应≥0.05mg/L,且≤2mg/L。对于二次供水设施出水,《城市高品质饮用水技术指南》要求余氯浓度宜持续稳定地保持在冬季0.10mg/L、夏季0.15mg/L以上。
这些标准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微生物控制:余氯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防止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保持一定浓度的余氯,可以持续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例如,在夏季高温时,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因此对二次供水设施出水的余氯浓度要求提高到0.15mg/L以上,以更好地控制微生物生长。
二、水质稳定性:余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同时,余氯还能阻止供水系统腐蚀,避免因管道腐蚀导致的水质恶化,如防止铁、锰等金属离子溶入水中,影响水的感官性状和化学指标。
三、人体健康安全:余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和危害,如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等造成伤害,还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因此,需要限制余氯的上限,确保在保障消毒效果的同时,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将末梢水余氯浓度上限设定为2mg/L,既能保证消毒效果,又能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四、供水系统特点:二次供水是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后,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水会在水箱、管道等设施中停留一段时间,余氯会有一定的衰减。考虑到水箱到用户龙头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保证用户龙头水的余氯含量不低于0.05mg/L,所以对二次供水设施出水的余氯浓度有更高的要求,如冬季0.10mg/L、夏季0.15mg/L以上,以留出足够的冗余量,确保在水输送到用户端时仍能有有效的消毒能力。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