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3年

15532001781

浊度传感器如何清洁和维护

时间:2025/8/19阅读:122
分享:

13.jpg

浊度传感器的清洁和维护是保证测量精度、延长设备寿命的核心环节,需结合使用场景(如低浊度饮用水、高浊度工业废水)制定针对性方案。

一、日常清洁:核心解决镜头污染问题 光学镜头(发射端/接收端)是浊度测量的“眼睛",一旦被杂质、生物膜、水垢附着,会直接导致读数漂移(偏高或偏低)。日常清洁需高频、轻柔操作。

 1. 清洁频率

 - 低浊度场景(如饮用水、纯水):每周1次(水体洁净但易滋生微生物膜);

 - 中浊度场景(如市政污水、循环水):每3~5天1次(含悬浮颗粒,易附着镜头);

 - 高浊度场景(如工业废水、泥浆水):每日1次(高浓度颗粒物易沉积,甚至堵塞镜头)。 

2. 清洁工具与材料

 - 软质工具:无绒超细纤维布(避免刮伤镜头)、专用镜头清洁棉棒(推荐医用级无尘棉棒);

 - 清洁液: - 普通污染: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避免用自来水,防止残留水垢); - 生物膜/油污污染:稀释的中性洗涤剂(如0.1%洗洁精溶液,需用清水冲净残留);

 - 水垢/矿物质沉积:柠檬酸溶液(仅用于金属材质镜头,塑料镜头禁用酸液)。

 3. 清洁步骤

 1. 断电操作:关闭传感器电源或从系统中隔离,避免清洁时液体渗入电路接口;

 2. 拆卸保护罩:部分传感器镜头外有防刮保护罩或流通池,需先松开固定螺丝取下;

 3. 轻柔擦拭: - 用蘸有清洁液的棉棒/纤维布,以“螺旋打圈"方式轻擦镜头表面(避免来回摩擦,防止杂质划伤);

 - 若有顽固附着杂质,可先浸泡镜头(非电路部分)在清洁液中1~2分钟,软化后再擦拭;

 4. 冲洗晾干:用去离子水冲洗镜头残留清洁液,自然晾干或用压缩空气(无油无水)吹干; 

5. 复位安装:装回保护罩,确保密封垫圈无移位(防止漏水),通电自检。

 二、定期维护:全面排查设备状态

 除日常清洁外,需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深度维护,排查机械、电路及校准状态。

 1. 机械结构检查

 - 固定装置:检查传感器支架、法兰/螺纹接口是否松动(晃动会导致测量不稳定),及时拧紧;

 - 流通池/取样管(管道式传感器):若为内置流通池设计,需拆开检查内部是否有泥沙沉积、藻类滋生,用软毛刷+清水冲洗;

 - 防堵塞部件:高浊度传感器可能配备刮刀、超声波清洁装置,检查其运行是否正常(如刮刀是否卡顿、超声波振子是否起振)。

 2. 电路与线缆维护

- 接口密封性:检查信号线缆接口(如M12接头、航空插头)是否进水、生锈,可涂抹专用防水硅脂(避免使用普通黄油,可能腐蚀接口);

 - 线缆完整性:查看线缆外皮是否破损、老化,尤其是靠近传感器根部的弯折处,破损需及时更换屏蔽线缆(防止电磁干扰);

 - 接地检查:工业场景需确认传感器接地是否良好(接地电阻≤4Ω),避免静电干扰读数。 

3. 校准验证与调整

 即使日常清洁到位,传感器仍可能因光源衰减、电路漂移导致精度下降,需定期校准:

 - 校准周期: - 普通场景:每3~6个月1次; - 高要求场景(如饮用水国标监测):每月1次; - 维修或更换镜头后:必须立即校准。

 - 校准方法: - 用标准浊度溶液(如0 NTU纯水、10 NTU、100 NTU标准液)进行两点或三点校准(具体步骤参考传感器说明书,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气泡);

 - 若校准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如±2%FS),需检查镜头是否清洁,或联系厂家检修光源/接收器。

 三、特殊场景维护要点

1. 高浊度/含腐蚀性介质场景(如工业废水、酸洗废水)

- 每日清洁时需检查镜头是否有划痕(高硬度颗粒可能磨损镜头),发现划痕及时更换镜头; 

- 传感器外壳及接口需定期涂抹防腐涂层(如316L不锈钢部件可涂防锈油,塑料部件避免接触有机溶剂);

 - 若介质含黏性杂质(如污泥),可加装自动冲洗装置(如定时喷水冲洗,每日3~5次,每次10秒)。

 2. 卫生级场景(如食品、制药用水)

- 清洁工具需灭菌处理(如棉棒用高温消毒,清洁液符合食品级标准);

 - 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优先用热水(80℃以下)冲洗镜头(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

 - 定期进行在线消毒(如CIP清洗),确保传感器与管道连接处无卫生死角。

 3. 露天/户外场景(如水池、河道监测)

 - 每月检查传感器外壳防水等级(IP68或IP67),确保密封圈未老化(老化会导致雨水渗入电路);

 - 加装遮阳棚或防护罩,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镜头温度过高(影响光源稳定性);

 - 冬季低温地区需检查防冻措施(如伴热带是否正常工作),防止水体结冰损坏传感器。

 通过规范的清洁(重点护镜头)、定期维护(查机械/电路/校准)和场景化保养,可确保浊度传感器长期保持±1%~±5%的测量精度,显著降低故障率和更换成本。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