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技术文章>>二次供水监测仪传感器维护计划
确保二次供水监测仪各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及时发现并处理传感器异常情况,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保障二次供水监测系统稳定运行,为二次供水水质安全和运行状态监控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本计划适用于二次供水监测仪中所有传感器,包括水质监测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浊度传感器、pH 值传感器等)、运行状态监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泵状态传感器等)以及环境与安防监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等)。
1. 运维人员:负责按照本计划进行日常巡检、定期清洁、校准、耗材更换等维护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
1.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维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审核维护记录,解决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 设备管理员:负责维护工具、耗材的采购、保管和发放,确保维护工作所需资源充足。
1. 数据巡查:运维人员通过监测平台远程查看各传感器实时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有无异常波动或超阈值情况。重点关注余氯、浊度、水压、水位等关键参数。
1. 设备外观检查:对传感器及周边设备进行现场巡查,查看传感器外壳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线缆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破损、老化现象;接线盒、防水接头等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漏水、渗水情况。
1. 环境检查:检查传感器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是否在设备要求范围内(一般温度 5-40℃,湿度≤90% RH);周围有无强电磁干扰源、振动源及阳光直射等影响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因素;水箱间、设备间等场所是否整洁,有无积水、杂物堆积等情况。
1. 清洁传感器探头
· 余氯、pH 等电极式传感器:用软毛刷或海绵蘸清水轻刷探头表面,去除附着的水垢、藻类或微生物。若有顽固污渍,用 5% 浸泡 5-10 分钟(避免腐蚀电极膜),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 浊度等光学类传感器:用镜头纸或软布蘸酒精擦拭光学镜片,去除油污或颗粒物,确保光路清洁。
· 压力、液位等传感器:用清水冲洗压力接口处和液位传感器探头,清除沉积物。
1. 检查管路状态:检查传感器采样管路有无堵塞、漏水情况,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水流是否稳定。若发现管路堵塞,及时进行疏通;若有漏水,及时更换密封件或修复管路。
1. 校准检查:对余氯、pH 传感器进行校准前检查,查看校准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仪器校准功能是否正常。
1. 电解液补充:对于膜法余氯电极,检查电解液液面是否低于刻度线,若低于则及时添加专用电解液。
1. 线缆与接口检查:详细检查传感器线缆有无破损、老化,接线端子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氧化、松动现象。对松动的接线进行紧固,对氧化的端子进行清洁处理。
1. 阀门维护:对采样管路中的阀门进行启闭操作,涂抹润滑油,确保阀门开关灵活。
1. 传感器校准
· 余氯传感器:使用标准余氯溶液(如 0.5mg/L、1.0mg/L),通过仪表校准模式依次校准零点和量程,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一般 ±0.05mg/L)。
· pH 传感器:用 pH4.00、6.86、9.18 标准缓冲液进行两点或三点校准,保证测量精度(±0.1pH)。
· 浊度传感器:用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液(如 0NTU、10NTU、100NTU)校准,确保测量误差符合要求(±0.05NTU)。
· 压力传感器:使用标准压力表进行比对校准,检查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若超出允许范围(一般 ±0.01MPa),进行调整或更换。
1. 流通池 / 阀门维护:拆开流通池进行清洁,清除内部的沉积物和污垢。检查阀门密封性能,若有泄漏及时更换密封件。
1. 安防传感器测试:对水浸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等安防传感器进行测试,模拟触发条件,检查报警功能是否正常,报警信号是否能准确传输至监测平台。
1. 液位传感器校准:结合水箱实际水位,对液位传感器进行手动校验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一般 ±2cm)。
1. 水泵状态传感器检查:检查电流互感器、接触器状态传感器的安装是否牢固,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 设备整体评估:对传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查看是否存在性能下降、老化等迹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更换计划。
1. 传感器全面检修:对所有传感器进行拆解检查,查看内部部件有无磨损、腐蚀、老化等情况,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
1. 校准证书核查:检查传感器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对过期的传感器及时送专业机构进行校准。
1. 维护记录分析:对全年的维护记录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传感器常见故障和维护规律,优化维护计划和流程。
1. 余氯电极膜头:膜法电极每 3-6 个月更换 1 次,若膜破损或响应变慢需提前更换。
1. 电解液:膜法余氯电极每月补充 1 次,确保液面在刻度线以上。
1. 光学试剂:光学式传感器(如 DPD 余氯)按试剂消耗速度更换,通常每 1-2 个月更换 1 次,避免试剂过期失效。
1. 传感器电极:余氯、pH 等电极使用寿命通常为 1-2 年,到期后整体更换(性能下降时校准无法恢复)。
1. 数据漂移 / 波动
· 排查原因:探头污染、校准过期、水流不稳定或干扰物质(如余氯受硫化物影响)。
· 解决措施:清洁探头后重新校准,检查管路阀门是否全开,必要时更换采样点。
1. 传感器无响应
· 检查供电(电压是否正常)、线缆连接(有无断路)。
· 若硬件损坏,更换传感器模块(记录故障时间及现象,便于追溯)。
1. 水质腐蚀性问题
· 对高氯、高盐水质,选用 316 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传感器,定期检查探头腐蚀情况,缩短维护周期。
1. 建立维护台账: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操作人员、维护前后的数据变化、耗材更换情况等信息,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1. 维护记录归档:每月将维护记录进行整理归档,便于查阅和追溯。
1. 制定维护计划提醒: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置维护计划提醒功能,确保维护工作按时进行。
1. 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操作前,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
1. 校准用标准溶液、试剂等需妥善保管,避免过期或污染。
1. 维护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1. 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维护技能和操作水平。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