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技术文章>>ORP 水质传感器技术要点
ORP 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应用效果,实际使用中需重点关注校准、安装与维护三大环节。
校准周期:建议每 1~2 周校准 1 次,恶劣环境(如高污染废水、高盐度水产池)可缩短至 3~5 天;
校准方法:采用标准缓冲液(如 + 475mV 饱和醌溶液),将电极浸入缓冲液,待读数稳定后调整传感器输出值至标准值,同时记录校准温度(温度每变化 1℃,ORP 值约变化 1mV)。
安装位置:选择水流稳定、无死水区的位置(如管道弯头、水池中部),避免气泡附着(影响电极接触)、沉淀覆盖(导致读数漂移);
安装方式:管道式安装需确保电极浸没(流速 0.1~0.5m/s),浸入式安装需控制电极深度(距池底≥30cm,避免沉淀物影响)。
电极清洁:每周用软布擦拭电极表面(去除结垢、污染物),若有顽固污垢,可用(0.1mol/L)浸泡 5~10 分钟后冲洗;
闲置保护:传感器长期不用时,需将电极浸泡在专用保护液(如 3mol/L KCl 溶液)中,避免电极干燥失效。
随着水质管理智能化升级,ORP 水质传感器呈现三大发展方向:
智能化:集成自校准、故障诊断功能,可自动识别电极污染、老化状态,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微型化:开发微型电极(直径<5mm),适用于小体积水体(如医疗透析机、实验室样品)监测;
多参数集成:与 pH、溶解氧、电导率传感器集成,形成 “多参数水质监测模块",实现水体综合特性分析。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