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标准主要依据行业规范和技术特性,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示值误差:在 20%、50%、80% 量程下分别为 ±8%、±5%、±3%。例如,量程为 0-100mg/L 时,80mg/L 点的误差需≤±2.4mg/L。
定量下限:≤0.15mg/L(示值误差 ±30%),适用于地下水等低浓度场景。
重复性:≤2%,即多次测量同一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需小于 2%。
漂移控制:24 小时低浓度漂移≤0.02mg/L(如 0.1mg/L 标液),高浓度漂移≤1%(如 100mg/L 标液)。
响应时间:通常要求≤60 分钟,部分产品可缩短至 120 秒内。
精度:典型产品如 AN-WQSAN 传感器,精度为 ±5% FS(满量程),分辨率 0.01mg/L。通过 pH 和温度自动补偿(如 pH 2-10、温度 0-50℃)可减少干扰。
稳定性:长期漂移需控制在 1mg/L/24 小时以内,部分产品通过自动清洁毛刷和校准算法(如 K、B 参数调整)提升稳定性。
精度:符合 HJ 101-2019 的仪器(如 ZM1000)在 80% 量程下误差≤±3%,检测下限可达 0.025mg/L(纳氏试剂法)
稳定性:受试剂保质期和光源老化影响,需定期更换试剂(如每周校准),并通过浊度补偿和温度控制(如 120℃消解)减少波动
创新技术:如 LOC 芯片集成 pH、温度传感器,通过矩阵校准消除离子干扰,重复性≤2%,且 6 个月内无需校准。其稳定性依赖于芯片封装工艺和恒温系统(如 ±0.1℃控制)。
温度:每升高 1℃可能导致 2-3% 偏差,需通过 NTC 电阻实时补偿。
pH:游离氨(NH₃)与铵离子(NH₄⁺)的比例随 pH 变化,传感器需内置 pH 电极并动态修正(如 pH 5-10 范围内补偿 ±5%)。
悬浮物:通过自动清洁(如毛刷)和过滤预处理(如 0.45μm 滤膜)避免电极污染。
周期:建议每 2-3 周进行两点校准(零点 + 量程),高污染环境需缩短至每周。
验证:通过实际水样比对(如 HJ 101-2019 要求 12 次以上,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值≤15%)确保准确性
某品牌传感器(如 AN-WQSAN)在湖泊监测中,通过 IP68 防水设计和 MODBUS 协议,实现 0.1-1000mg/L 量程的长期在线监测,检出限 0.05mg/L。
符合 HJ 101-2019 的设备在地表水 Ⅲ 类标准(氨氮≤1.0mg/L)下,示值误差≤±8%(20% 量程点),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
瑞仪卡 SAN 变送器在化工废水中,稳定性≤1mg/L/24 小时,通过极谱分析技术抵抗高盐度(如 TDS>10000mg/L)和重金属干扰。
普锐森传感器通过宽电压供电(DC 10-30V)和抗电磁干扰设计,在电镀车间实现 ±3% FS 精度,支持 4-20mA 模拟量输出。
智能化:集成 AI 算法预测漂移(如机器学习模型),并通过远程校准(如 RS485 接口)降低维护成本。
多参数融合:如 pH、ORP、浊度同步测量,通过数据融合提升精度(如安耐恩传感器的一体式电极设计)。
环保要求:无汞化趋势(如替代纳氏试剂中的 HgI₂)推动光学法和离子电极法成为主流。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