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水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盛大举办。甘丹科技作为国内智慧环境监测领域的企业,携新一代水质监测设备、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及绿色节能技术亮相,展示其在水务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发展领域的创新成果。
一、三大核心技术亮相,革新在本次展会上,甘丹科技重点展示了三款具有意义的产品:
1. 智能水质监测仪GD33-210
该设备采用纳米级传感芯片与自清洁技术,可实时监测pH值、溶解氧、COD、氨氮等12项关键水质指标,精度达±0.1%。其的恒流恒压流通式设计,可在复杂水体环境中确保数据稳定性,已在四川某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中实现无人值守监测。设备支持4G/5G数据直传,配套APP可自定义清洗周期,运维效率提升30%以上。
2.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平台整合AI算法与云端数据库,构建“感知-分析-决策"闭环。通过对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多源数据的深度挖掘,可实现爆管风险预警准确率超90%,并优化供水调度使能耗降低16.43%。该平台已在宁阳县智慧水务指挥中心落地,通过DMA分区计量系统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2%,优于国家2025年9%的目标。
3. 新型膜处理技术
针对工业废水处理场景,甘丹科技推出的FTM盐水精制排浓液提浓技术,通过无机膜材料将排浓液固含量从2%提升至20%,减少80%的排液量,同时取消5台离心泵的能耗,年节省电费超百万元。该技术已在某化工企业应用,提浓后的盐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5%。
二、聚焦绿色低碳,构建水务新生态面对“双碳"目标下的行业转型需求,甘丹科技提出“智慧感知+精准治理"的绿色解决方案:
- 节能硬件升级:水质监测仪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在偏远水域可实现365天不间断运行,较传统设备降低70%能耗。
- 数字化降本增效:智慧水务平台通过AI模型预测区域用水量,动态调整泵站运行参数,使深圳某水厂日均耗电量下降12%。
- 循环经济实践:新型膜处理技术与地下水自动化循环系统结合,在土壤修复项目中实现重金属去除率超99%,处理后的清水回用率达85%。
三、行业深度联动,共绘发展蓝图展会期间,甘丹科技与多家机构达成合作共识:
- 技术合作:与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同推进东江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升级,计划在2026年前部署500套智能传感器节点。
- 应用落地:与深圳某水务集团达成试点合作,将智慧水务平台嵌入其现有SCADA系统,预计2025年底实现管网漏损率再降2个百分点。
- 标准共建:参与起草《智慧水务设备数据接口规范》团体标准,推动行业数据互通与智能化协同。在同期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水务高峰论坛"上,甘丹科技技术官表示:“我们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硬件+软件+服务’的综合服务商转型。未来将通过AI大模型构建水务知识中枢,实现从设备运维到流域治理的全链条智能化。"
四、创新成果获认可,开启发展新篇甘丹科技的参展成果获得行业高度关注:
- 其智能水质监测仪GD33-210被评为“2025年度水务科技创新产品",并入选深圳市绿色技术推荐目录。
-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在“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上引发热议,现场吸引超百家水务企业咨询合作。
-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其膜处理技术在工业节水领域的应用案例,称其“为高耗水行业提供了低碳转型范本"。
随着水务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进程的加速,甘丹科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正持续赋能城市水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正如其展位标语所述:“用科技守护每一滴水",这家企业正通过全场景解决方案,为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智慧水务新生态贡献力量。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