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抗体)的基本原理

时间:2017/11/10阅读:228
分享: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宣布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办法。这一办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外表,并坚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存其免疫活性,又保存酶的活性。在测守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间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过程与固相载体外表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响。用洗涤的办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zui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参加酶反响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品,产品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响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因为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地扩大反响作用,从而使测定办法到达很高的敏感度。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