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文章>织物褶皱性原因分析及检测方法

    暂无信息

经营模式:经销商

商铺产品:1983条

所在地区:上海上海市

联系人:李敏 (推广)

技术文章

织物褶皱性原因分析及检测方法

阅读:3104发布时间:2022-8-15

织物褶皱性原因分析及检测方法

    织物在穿用和洗涤过程中,会受到反复揉搓而发生塑性弯曲变形,形成折皱,称为织物的折皱性。织物的抗皱性是指除去引起织物折皱的外力后,由于弹性使织物回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能。因此,也常称织物的抗皱性为折皱回复性。由折皱性大的织物做成的服装,穿用过程中易起皱,使服装的款式和尺寸因折皱而失去其美观性与和体性,同时折皱处易磨损,造成服装的使用性能下降。褶皱严重影响针织物外观,而且沿着折痕的方向容易产生剧烈的磨损,加速织物损坏,是人们在选择织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除了棉纤维自身的性能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纯棉针织物的褶皱性。

    1、纱线的结构(捻度、细度等)

    纱线的捻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织物褶皱性的回复;对同一种棉纱线来讲,纱线直径(细度)的增加会引起纱线抗变形能力的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也变强。

    2、针织物的结构(密度、厚度、组织等)

    随着织物密度的增加,织物的褶皱回复能力一般会降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密度的增加直接增大了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回复性能;针织物的厚度增加,刚性一般随之增大,织物的褶皱回复性也增加;针织物组织对褶皱性的影响则比较复杂,没有特定的规律性,通常在纬平组织(汗布)、毛圈组织的针织物中褶皱尤为明显。

    3、外部条件(作用力大小、时间等)

    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强迫弯曲,褶皱产生主要取决于织物变形量(力的大小)和织物内应力松弛(作用时间)情况,随着作用力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织物的褶皱回复能力降低。

    4、加工方式

    若采用间歇绳状方式加工,织物在设备内受到折叠和挤压,更易产生变形褶皱;而采用平幅连续生产方式则不易产生褶皱,织物表面也更为光洁。

    5、化学湿加工过程

    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热定型等前处理加工以及染色、树脂(功能)整理等过程都会对织物的褶皱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褶皱性评价方法及试验

    目前,褶皱性评价一般分为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

    A.主观评价法

    可参照美国纺织与染色家协会的AATCC128-2004标准,其主要缺点是需要通过人的视觉主观判断织物的折皱状况,当登记达到3.5以上,样品与参照样之间的差异小,主观判断偏差较大。

    B.客观评价法

    则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依据被认可的标准和流程对织物的褶皱状况进行评判,相应的标准主要有中国的GB/T3819-1997《纺织品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和美国的AATCC66-2003《织物折皱回复性和测定:回复角法》等。

    通常,客观评价法仅通过测试织物经纬(纵横)方向的折皱回复来评价织物褶皱性能,该方式并不全面。由于针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方式、方向外力作用,导致针织物产生不同特征的立体褶皱。为综合评价针织物褶皱性能。本文尝试对纯棉针织物的全方向褶皱性能差异进行评判和测定,建立更为全面的针织物褶皱性评价体系,可为针织面料的高质量加工提供参考。


    1实验

    1.1材料及仪器

    取三种不同规格的纯棉针织物,试样规格见表1。

    1.2实验方法

    将针织物按照如图1所示方向裁剪成标准试样,折叠后在压重30N的重锤下承受压力负荷5min,释重后测试回复角。织物正反两面分别取样,每个角度各测试5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讨论

    2.1针织汗布折皱回复角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折叠并施加定时负荷作用,去负荷后两翼之间形成急、缓弹折皱回复角。由于汗布是单面,对它的测试分为正面和反面,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纯棉汗布正反两面的褶皱性截然相反,对于正面来说,织物横向上卷边的力加速了受拉伸线圈圆柱的回复,使横向褶皱回复性较好;而对反面来说,情况则相反,纵向褶皱性回复性更好。

    2.2针织罗纹布折皱回复角

    两种不同纱支的纯棉罗纹布的折皱回复角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罗纹布横向具有较大的抗皱性,纵向的扛皱性稍差,但差异没有汗布明显。当试样横向放置时,对折所受到拉伸的是纵向两根线圈圆柱,由于纱线不能产生较大滑移而使变形较易回复;而试样为纵向时,对折时受到拉伸的是横向的一根线圈圆柱,纱线易产生大的滑移且不易回复,导致纵向褶皱性弹性较差。另外,虽然两种纱线的细度相差一倍,但折皱回复角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这表面纱线细度并不是影响针织物褶皱性的决定因素。


    3结论

    纯棉针织物由于线圈结构的原因使其在不同方向的褶皱性能有所不同。纯棉汗布的卷边性对褶皱性影响较大,对其正面来讲,横向扛皱性较好,纵向较差;对其反面来说,情况则正好相反。纯棉罗纹布是双面结构,其正反差异较小,无论哪一面都是横向的抗皱性略大于纵向。


    关于更多折皱回复性测试仪:/chanpin/zwjfz/ccwdx/1043.html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ybzhan.cn,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